新闻中心
  • 国内最长航线,中肿最长牵挂
      “云哥、蕊姐”启程援疆   春分新雨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式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式不断巩固和拓展,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时,中肿新一批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启程援疆!   根据中山大学统一部署安排,3月25日上午,徐瑞华院长、武少新书记、孙颖副院长及相关科室主任为我中心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专家送行,我中心增派2020年“组团式”援疆医疗专家:肝脏外科专业郑云、头颈放疗专业孙蕊两位副主任医师正式启程援疆,为丝路明珠喀什带去一缕广州明媚的春光。         出行前,中心举行了简短的援疆干部座谈
    03-30
    2020
  • 中心实验研究部徐瑞华教授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中心实验研究部徐瑞华教授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由于工作需要,徐瑞华教授课题组招聘博士后一名,具体要求及招聘程序如下:   一、岗位要求: 1.具有(或即将具有)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以表观遗传学为主要研究方向 2.熟悉并掌握表观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及技能,具有扎实的实验操作能力 3.具有独立的课题设计能力,能够在PI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原创性研究工作 4.以第一作者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5.年龄不超过35岁,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有事业心和进取心,有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认真踏实,并有意在实验研究方面发展的人员   二、待
    03-29
    2020
  • 【驰援故事】坚守最后的战场!他们这样说
         他们离危险最近,却义无反顾冲在最前面。坚守最后的战场,一篇篇从重症病房里发出的“医线日志”,记录着对患者的关爱、对亲人的思念、对胜利的信心,传递出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温暖力量。     坚守最后战场的中肿驰援武汉医疗队,面对艰巨的救治任务,他们毫无怨言,一路向阳向暖,听听此时的他们有怎样的故事怎样的心声~    60后老顾医生:在坚守中不断学习,并收获成功的满足感    我好像没受到延期回家这个消息的影响,相反有些期望,除了高大上的道理外,还有吸引我的内在动力:不断学习的过程和成功的满足感。    总领队广医的张挪富副院长为提振士气,特意把珍藏的党旗发给大家,并
    03-26
    2020
  • 【战疫故事】坚守最后的战场!因为我们是24小时戒备的哨兵
    2020年3月17日 驰援第37天 天气:晴    上午8点,经历了6个小时的夜班的我们终于下班了,下了这个夜班我和我的队友可以好好休息三天。       坐在医院休息室等候战友回程时候,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阳光从树木叶子缝隙之间洒落下来。嗯,如无意外,今天天会是阳光灿烂的一天。昨天下午我和队友们散步的时候,发现之前光秃秃树木也开始长出了绿芽,我想这里的春天终于是来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     回程的时候,我们同行的队友纷纷说起自己夜班情况,这是我们每日归程常态讨论。哪里好哪里不好,以后怎么做。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得今天大家语调轻快了许多。随着新冠疫情一天天好转,武汉新冠确诊病例也
    03-24
    2020
  • 贝锦新研究团队发现新的鼻咽癌预后分子标记物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贝锦新研究员联合国际研究团队,率先完成了首个大规模鼻咽癌患者生存相关的遗传学研究,涉及来自中国南方和新加坡等地多个队列的5553例患者,发现RPA1基因变异与鼻咽癌患者总体生存期长短相关,进一步研究RPA1生物学功能,说明其可作为鼻咽癌预后分子标志物和放射治疗增敏的潜在靶标。   该原创性研究成果于3月20日在线刊登于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题目为“遗传变异与鼻咽癌生存期:多队列的外显子组水平关联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郭允苗(博士后)、陈杰荣(博士生)、冯燕纯(博士生),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Melvin Chua博士,中山大
    03-24
    2020
  • 申报推荐华夏医学科技奖项目公示
      我单位完成的下列项目拟申报推荐2020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20年3月19日至2020年3月28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可在2020年3月30日上午8点前以书面形式送交科研科。异议应当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逾期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陈琼 020-87343139 科研科 2020-3-19 附件公示内容:   1.晚期鼻咽癌规范化治疗的建立,推广和应用   2.脑胶质瘤化疗基础与临床研究
    03-19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