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中心实验研究部周平教授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由于工作需要,周平教授课题组招聘博士后1-2名,具体要求及招聘程序如下:一、岗位要求:1.具有(或即将具有)生物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工作踏实,能相对独立开展课题研究;3.年龄不超过35周岁,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或即将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4.有肿瘤研究、蛋白纯化或天然产物(小分子)纯化等研究经历之一者优先考虑。二、待遇1.博士后年薪30万起(税前,含五险一金),并根据在站期间业绩发放绩效奖励2.良好的科研平台,支持申请各项科研基金3.在站期间业绩优秀,可申请本中心专职科研人员职位;在站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主持一项国家级课题,可根据岗位需要,申请事业编制调入三06-192020
- 双机并驾,跑出500000+流量!首届中肿微创外科规范化手术直播周落幕5月25日,中肿首届“刀客秀”微创外科规范化手术直播周火热开启。在为期7天的手术直播周里,中肿14支优秀的微创外科专家团队通过Xi™型和Si™型两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实现了线上双机联播,并实时与全国的同道共同交流手术经验。截止5月31日,首届中肿微创外科规范化治疗手术直播周观看人次突破50万! 今日,徐瑞华院长、彭望清副院长、刘卓炜副院长向参加直播周的14支优秀微创外科专家“刀客”团队颁发了纪念奖杯,致敬他们在肿瘤规范化微创外科手术领域的钻研与开拓精神。 院领导向14支优秀的外科专家团队颁发纪念奖杯 向最佳组织团队医务处、最佳支撑团队手术麻醉科颁06-192020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谭静教授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谭 静,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独立PI。2015 年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2016年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谭静教授致力于运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平台研究华南高发恶性肿瘤的遗传与表观遗传变异,结合肿瘤基因组和临床病理信息发现新的靶向治疗方法,鉴定肿瘤治疗耐药的分子机理。研究方向包括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新型诊断标志物的鉴定和新型抗癌药物平台构建及筛选。 目前研究重点包括:①通过基因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鉴定新的抑癌基因和致癌信号通路。②鉴定肿瘤转移、耐药的分子机制以及靶向治疗。③运用不同肿瘤模型研究肿瘤干细胞在靶向和化疗06-182020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史艳侠教授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由于工作需要,史艳侠教授课题组现招聘博士后1名,具体要求及招聘程序如下:一、招聘要求:1、年龄不超过35岁,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2、获得临床肿瘤学或其他相关医学博士学位; 3、基础医学、临床肿瘤学或生物学研究背景 3、具有较好的专业英文阅读基础,能撰写英文研究论文; 4、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工作勤奋踏实,具有团队协作和科研探索精神。5、博士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6、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乳腺癌/泌尿系统肿瘤靶向治疗及耐药机制研究 博士后导师简介: 史艳侠,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06-182020
- 关于推荐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的公示根据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要求,现对我中心参与推荐2020年度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项目《肿瘤精准介入治疗体系与智能诊断系统的建立与推广》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6月16日至6月22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申报项目存有异议,可在2019年6月22日下午5点前以书面形式送交科研科。异议应当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逾期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陈琼 联系电话:87343135 附件:公示内容-肿瘤精准介入治疗体系与智能诊断系统的建立与推广 科研科2020年6月16日06-162020
- 广东医学科技奖拟推荐项目公示我单位拟推荐“提高鼻咽癌疗效的关键技术与应用”/马骏申报第二届广东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20年06月05日至2020年6月12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科研科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陈琼 020-87343135 推荐单位名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科研科 2020-06-05 附件:提高鼻咽癌疗效的关键技术与应用06-052020
- 中肿病理科信息化转型升级之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是华南地区首个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病理实验室,秉持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确立的“三最一流”的宏伟发展目标,病理科一直力求以“精准、敬业、高效、创新”的医疗质量方针为患者及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病理服务。近年来,在智慧医疗和数字化诊疗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心信息科、医务处及各临床科室与病理科密切配合,中肿病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诊疗流程迎来了一次全新的转型升级。这不仅让诊疗流程管理更趋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更为患者及临床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图1:2019年5月21日,孙颖副院长带队在病理科调研信息化建设并部署工作06-042020
- 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中肿人布好精准防控网今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警报骤然拉响,医疗部门的作为防控主战场的压力骤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里,中心领导亲自挂帅,第一时间组建了以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为运作主体的疫情防控三级组织架构,领导们细致入微地统筹着疫情防控工作,班子成员各自分工负责,各部室密切协同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本中心领导组织的工作例会达30余次,议题内容包含总体防控方案、诊疗与防控指南、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的制定与修订、设备设施和物资物料的准备、宣传动员,等等。在稳定的三级组织架构下,我中心秉承疫06-0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