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放疗中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密接者应急处理演练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2022年 1月20日中午,放疗中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密接者应急处理演练。本次演练采取实操的形式进行,模拟放疗中心负二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密接者,需要进行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  演练按照“接到通知/隔离→医生核查→协调调度→上报院感科→上报科室→核酸采样→转运→后续处理”的流程开展。  接到通知/隔离:当班治疗师第一时间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密接者,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值班护士、控感员、林承光主任技师;做好自身防护并让患者及家属就地隔离。    医生核查:值班医生陈锴电话与患者沟通并且询问详细的内容,如最近两周是否
    01-28
    2022
  • 2022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附件下载:2022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01-28
    2022
  • 中山大学高松校长一行到中肿新春慰问
        1月24日下午,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院士一行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展新春慰问,并就中心发展建设情况调研考察。      座谈会现场     在徐瑞华院长、武少新书记的陪同下,高松校长一行首先参观了放射治疗中心。放疗科陈明主任讲述了放疗中心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放疗中心为改善医疗服务采取了系列举措,日均放疗逾 1200人次,治疗量和治疗效率居亚洲第一。他们还参观了澳大利亚画家捐赠的油画巨作《生命之柱》,实地考察了8号放射治疗机房。该机房使用的是华南首台CT一体化直线加速器,这台国产设备实现了更为精准的图像引导及一站式放射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更为优质
    01-26
    2022
  • 胸科健康大讲堂线上开课啦~
      新年伊始,胸科2022年健康大讲堂活动如约而至。为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避免聚集,胸科护理团队充分发挥专科护理优势,依托新媒体等方式,在线上为胸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开展了一堂生动的“胸部肿物术前术后护理要点”健康知识活动,科学普及了疾病的护理知识,得到了患者及家属们的一致好评。       吴和平护理师为大家带来了《胸部肿物术前术后护理要点》,介绍了肺部肿物手术患者术前需掌握的肺功能锻炼方法,她表示,术中麻醉、术后疼痛药物使用、静脉血栓预防、有效排痰护理等内容均不容忽视,她还提醒大家要注重术后的早期活动与肢体功能锻炼。吴和平护理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图文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患者最
    01-25
    2022
  • 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2022年1月14日,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广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詹启敏院士,委员魏于全院士、丁健院士、林东昕院士、董家鸿院士、李兆申院士、卞修武院士、马丁院士、宋尔卫院士、董晨院士、曹亚教授、陈德章教授、吕有勇教授、朱景德教授、朱卫国教授、徐瑞华教授、马骏教授等出席会议。中山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刘梅、实验室全体课题组长参加了会议,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教授、实验室主任徐瑞华教授致欢迎辞。会议由詹启敏院士主持。       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教授致辞     实验室主任徐瑞华教授作了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报告及202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他表示
    01-24
    2022
  • 有望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朱孝峰、邓蓉团队关于铁死亡机制的研究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
    摘要:发现铁死亡过程中关键诱导因素       1月13日,国际细胞生物学顶级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朱孝峰和邓蓉团队的最新成果——“蛋白激酶C-βⅡ亚型通过磷酸化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介导脂质过氧化迅速扩增促进铁死亡”。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朱孝峰教授和邓蓉教授是本论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张海亮博士是本论文的第一作者。           什么是“铁死亡”        铁死亡(Ferroptosis)是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细胞程
    01-18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