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肿瘤科
  • 童心协例No.5∣多学科协作,助力高危神母长期生存——高危神经母细胞瘤长期生存病例分享
    童心协例 No.5∣多学科协作,助力高危神母长期生存       ——高危神经母细胞瘤长期生存病例分享 撰稿:朱佳 李某,女,2岁。神经母细胞瘤外院1程化疗后3周入我院。 现病史:患者于2013-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伴跛行,当地医院腹部CT:左侧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约7.7cm*6.5cm,考虑神经母细胞瘤。骨扫描:左侧额顶骨、枕骨骨质代谢异常,考虑骨转移,胸骨骨质代谢增高。头颅MR:脑膜多发病变,转移?骨髓涂片:小圆细胞,呈巢状或菊花团状排列肿瘤细胞,提示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N-myc(-)。外院按神经母细胞瘤Ⅳ期 高危组于2013-12-27行环磷酰胺、吡柔比
    04-12
    2021
  • 儿童肿瘤精准诊疗协作组正式成立
           2021年3月27日,儿童肿瘤精准诊疗协作组启动会暨儿童肿瘤精准诊疗研讨会在“花城”广州圆满收官。儿童肿瘤精准诊疗协作组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张翼鷟教授担任组长,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孙晓非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王珊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肿瘤科董岿然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李春德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牟永告教授担任资深顾问团;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万锋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王翦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李昊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张伟令教授
    04-02
    2021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团队探索肾横纹肌样瘤免疫预后模型
                        恶性横纹肌样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罕见的儿童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它通常好发于肾脏和软组织,有时可以发生于脑部,发生于脑部的横纹肌样瘤也被称为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肿瘤(AT/RT)。恶性横纹肌样瘤预后差,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那么肾横纹肌样瘤中的免疫微环境是怎样的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张翼鷟教授团队陈惠谋博士、路素英医生等发表了基于TARGET数据库鉴定肾横纹肌样瘤免疫相关预后因素的论著。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02月发表在《AGING》杂志。           该研究是基
    04-02
    2021
  • 中肿儿童肿瘤团队黄俊廷主治医师2021SIOP-ASIA大会口头报告肝母细胞瘤临床研究结果
    国际儿童肿瘤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diatric Oncology,SIOP)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是目前儿童肿瘤行业影响力最大、学术地位最高的团体,而SIOP Asia则是隶属于SIOP的亚洲分会,旨在让更多亚洲国家参与到儿童肿瘤的学术讨论中来。 鉴于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影响,2021年3月19日-21日,第13届国际儿童肿瘤学会亚洲年会 (SIOP-Asia 2021) 在印度举行线上会议。20日下午举行的最佳亚洲专场(Best of Asia),黄俊廷主治医师代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MDT团队口头报道了肝母细胞瘤中国人群CHIC分
    03-24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