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团队探索肾横纹肌样瘤免疫预后模型

2021-04-02

                   

恶性横纹肌样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罕见的儿童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它通常好发于肾脏和软组织,有时可以发生于脑部,发生于脑部的横纹肌样瘤也被称为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肿瘤(AT/RT)。恶性横纹肌样瘤预后差,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那么肾横纹肌样瘤中的免疫微环境是怎样的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张翼鷟教授团队陈惠谋博士、路素英医生等发表了基于TARGET数据库鉴定肾横纹肌样瘤免疫相关预后因素的论著。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02月发表在《AGING》杂志。


         


该研究是基于(Therapeutically Applicable Research To Generate Effective Treatments)TARGET数据库,对65例肾横纹肌样瘤(RTK)患者的免疫相关基因(IRGs)表达谱进行整合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影响RTK患者预后的IRGs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IRGs预后模型。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2个IRGs与RTK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7个IRGs与RTK患者的总生存显著相关。


         

 

采用7个独立的预后指标(MMP9、SERPINA3、FAM19A5、CCR9、PLAUR、IL1R2、PRKCG)构建预后模型,发现高风险组的患者预后显著较差。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RTK的免疫微环境,并有助于研究RTK的免疫功能。


         

 


 

科普Tips

 

恶性横纹肌样肿瘤最常见于婴幼儿,平均诊断年龄为15个月。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0~25例新诊患者。大部分恶性横纹肌样瘤患者有SMARCB1(hSNF5/INI1)胚系突变,易合并横纹肌样瘤易感综合征,建议进行遗传咨询。约40%的RTK患者在诊断时出现远处转移。

肾横纹肌样瘤

肾脏横纹肌样肿瘤(RTK)占婴幼儿肾脏肿瘤的2%,常常以腹部包块发现,一些患儿可能合并血尿或排尿困难。

软组织横纹肌样瘤

软组织横纹肌样肿瘤很少见,几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多以软组织肿块起病。

AT/RT

AT/RT好发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六岁以上的儿童中很少发现这种肿瘤。AT/RT的确切发病率不得而知,据报道,在1岁以下儿童中,AT/RT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50%。约20%的AT/RT在诊断时已经发生转移。

治疗

恶性横纹样瘤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甚至联合干细胞移植综合治疗方式。

预后

恶性横纹肌样瘤发病率低,总体预后较差,目前尚无标准统一治疗,仍需要积极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


作者  路素英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