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03-102017
- 输血科新项目介绍:白细胞滤除一、白细胞滤除的背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发现了血液在滤除白细胞后输注,能显著减少输血带来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目前,“白细胞滤除”已成为新的国际输血标准,国内外输血科已普遍使用。 二、白细胞滤除的临床意义: 1、减少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2、防止HLA同种免疫和血小板输注无效; 3、降低传播白细胞相关传染性病原体(如CMV)的危险性; 4、防止输血相关免疫抑制、降低术后感染率; 5、减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03-012017
- 胃印戒细胞癌,效果未必差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胃外科 徐大志 什么样的胃癌效果最差? 很多人,甚至很多非专科的医生都会认为是胃印戒细胞癌。 实际上,胃印戒细胞癌只是胃癌的一种病理学类型,而非其生物学行为。顾名思义,在这一类胃癌中,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肿瘤细胞中充满了黏液,把细胞核挤向了细胞的一侧,使其外形酷似带有印章的戒指,故得其名。过去,有人把胃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及弥漫型胃癌相混淆,其实他们之间并不完全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殊类型的胃癌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有报道认为胃印戒细胞癌占总体胃癌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30%以上,比2000年之前大约增加了10倍。 由于很多晚期患者的类型尤其是所02-242017
-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doc02-222017
- 控感知识系列学习之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控感知识系列学习之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pptx02-222017
- 02-092017
- 我中心陈敏山教授团队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心办报道】2月7日,广东省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马兴瑞等出席大会现场并为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进行颁奖。我中心陈敏山教授团队“肝癌多学科治疗策略优化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东省是肝癌高发区,肝癌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三位。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移植、切除)、血管性介入、局部治疗(射频、微波、冷冻等)、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化疗、放疗、中医中药等,但因肝癌的生物特性,治疗后易复发和转移,单一治疗手段难以获得满意疗效。 在陈敏山教授的带领下,其研究团队积极开展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系列研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努力为每一例患者打造02-082017
- 肿瘤防治常见误区肿瘤防治常见误区 一、肿瘤无法预防、不能治疗 肿瘤已被证明是一类受环境影响很大的疾病,其发生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预防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是:不吸烟,合理膳食,良好生活习惯。 二、切除癌肿即病愈,化疗毒副作用太大不能做 放、化疗可以说是让肿瘤患者及家属最为恐惧的治疗手段。因恶性肿瘤具有转移性和侵袭性的特点,最大程度防止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是每个肿瘤专科医生努力的方向。虽然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但放、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放弃无非为肿瘤的复发02-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