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病理科黄雨华主治医师关于EB病毒相关性胆管细胞癌的研究取得突破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亚洲人群高发。近数十年,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肿瘤侵袭性强、手术可切除率低、目前治疗手段仍非常有限、患者预后差。然而,迄今为止,50%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的病因仍不清楚。       2016年6月,黄雨华主治医师确诊了我中心首例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并观察到该病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从而开展了相关回顾性研究工作——《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基因组学特征》。这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其博士导师、病理科主任——云径平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研究成果已于2020年11月17日在国际
    12-15
    2020
  • 硬核科普之室内核辐射污染-冬季谈“氡”
      核医学科 肖子正                 普通人一辈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特别因是2020年新冠疫情,大家宅在室内的时间更长了,因此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相对于室外污染更大。室内污染中刺鼻甲醛、苯及油烟等早已为大家所熟知,但放射性核素氡222也是现代社会室内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由镭226衰变产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空气、土壤、岩石中。正常情况下氡222的浓度极低,不会增加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但如果在局部环境富集,那就有可能对人体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富集的氡及其子体在常温下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极易被人体吸收,衰变
    12-14
    2020
  • 核医学科新武器PSMAPET/CT:让前列腺癌无处循形
     核医学科 郑容亮       在我国,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早期诊断率低,许多前列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死亡率居高不下。近年来,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诊疗方面的应用突飞猛进,尤其是在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检测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成为了核医学科的新武器。  一、什么是PSMA?         PSMA全称为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是存在于前列腺腺上皮细胞膜的固有膜蛋白,在正常前列腺组织表达较低,但在前列腺癌细胞的表达增加 100~1000
    12-14
    2020
  • 对口援疆丨樊卫教授再次踏上万里援疆路
           2020年10月,中心核医学科樊卫教授再次踏上一年一度的万里援疆路。自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建立起对口援疆关系后,樊卫教授每年都定期踏上万里援疆路,与新疆核医学同道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及医学活动交流。         今年的学术活动安排主要是由喀什区第一人民医院与广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的联合举办的“第四届粤疆核医学PET/CT临床应用学习班”,会议特邀山西医科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现任主委李思进校长,上海市、广东省以及新疆的多位专家教授出席,来自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哈密地区的50余名核医学同仁参加会议。        会议中,喀地一院林天歆院长表示
    12-14
    2020
  • 中肿病理科进行自我评审“质量管理”—2020年度CNAS质量管理评审报告会侧记
    文/ 符珈、孙鹏;图/ 杜雪莹、隋冬梅        为了更好地满足临床的需求,从患者的根本利益出发,中肿病理科的医疗质量管理一直朝着更规范、更标准化和更精细的方向稳步前行。2020年11月30日,按照CNAS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病理科成功举办了2020年度(第三届)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会,在科主任云径平教授的主持下,包括科室领导层、各业务组组长、内审员、业务骨干等共26人参加了本次管理评审会议。       首先,由综合组组长孙鹏医生强调本次管理评审会议主要聚焦病理科质量管理的三个问题: 1.评审我科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适用及运行有效; 2.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否适合于病理诊
    12-08
    2020
  • 中肿病理科微视频《这就是病理——病理达拉崩》喜获南方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
         2020年11月20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健康传播自媒体联盟、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学分会和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联合承办的《南方健康科普大赛》暨南方健康传播与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我中心病理科策划拍摄的“这就是病理”科普微视频《这就是病理——病理达拉崩》作品,经过专家评审、人气评分,最终在2600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健康科普作品奖(视频类)一等奖。   该微视频由我中心病理科自编自导自演,以诙谐情景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位老奶奶因脚底黑斑到我院门诊就医,通过追寻自己门诊手术标本的去向,认识了以前从未听闻过的病理科,最终获得准确诊断和提示临床进一步治
    11-27
    2020
  • 2019中国医院科技量值重症医学首次发布,中肿重症医学科荣登榜单!
        2019年度中国医院STEM发布覆盖了全国1633家医院,涵盖了综合和31个学科前100位医院排名(不包括军队医院)。其中,重症医学首次发布,全国肿瘤专科医院仅2家入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重症医学科荣列其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自2014年起连续7年进行中国医院影响力评价。2018年起,中国医学科学院提出“科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简称STEM)的科技评估概念,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其中,科技产出包括:期刊论文及引用,专利、标
    11-23
    2020
  • 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肿瘤病理分会成功举办
      撰稿:周静、杨平、李鹏 审稿:蔡木炎、云径平     2020年11月12-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协办的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花城广州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汇集肿瘤领域20余位著名院士和来自全国各地近2800位专家、学者,共同聚焦肿瘤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围绕医者、科技、人文和患者四个方面,展开多元深度研讨,推广全球最新、最热肿瘤防治成果,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这是一场我国肿瘤学领域规模最大、覆盖学科最全、影响力最广的学术盛会,倍受瞩目。  
    11-18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