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毛敏杰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指存在于肿瘤患者外周血液循环中能够逃离宿主免疫杀伤而存活下来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从实体肿瘤中脱落、侵袭、进入血液循环是实现肿瘤远处转移的最初阶段,少数肿瘤细胞存活下来形成微小癌栓,并为最终形成肿瘤转移灶提供了可能,和肿瘤的进展、远处转移和复发有着密切的联系。计数外周血中CTC的数量,可应用于临床并作为远处转移的早期诊断、分期和临床治疗、个体化治疗、判断预后和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  CTC与肿瘤转移:目前肿瘤的…
    03-20
    2018
  • PET/CT与SPECT的区别以及辐射问题
    核医学科 李志健       与一般影像检查只有诊断功能不同,核医学包括诊断和治疗两方面的内容。治疗方面,是通过较大剂量的具有放射性的药作用于病灶,杀死病变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当然这种情况下附近的正常细胞也会受到伤害,这种治疗方法类似于放疗,应用比较多的有碘131治疗甲癌甲亢,锶89治疗肿瘤骨转移,敷贴治疗血管瘤等。  诊断方面,核医学检查目前主要的仪器有两种,SPECT和PET/CT(或PET/MR),它们的原理都是往身体里注入放射性的药…
    03-18
    2018
  • 我中心血液肿瘤科吕跃主任当选为广州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在2018年3月9日刚刚结束的广州抗癌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血液肿瘤科吕跃主任荣幸的当选为广州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广州抗癌协会是直属于中国抗癌协会的专业协会,作为肿瘤学科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的一员,广州抗癌协会旨在团结和动员各学科的肿瘤科技工作者,促进肿瘤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抗癌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肿瘤科技人才的成长,为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服务。血液科报道
    03-16
    2018
  • 第七届中美神经肿瘤联合会议召开
      由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委员会及美国神经肿瘤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美神经肿瘤联合会议于2018年3月9——10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的中方会议主席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陈忠平教授。大会有幸邀请到美国神经肿瘤协会创始人、美国神经外科泰斗,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Mitchel Berger教授,以及来自John Hopkins大学神经外科脑肿瘤免疫治疗负责人Michael Lim教授。会议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知名院校及医院从事神经肿瘤诊疗与研究的300余位代表参会。  本次会议以胶质胞瘤…
    03-16
    2018
  • 分子诊断科通过NRG-RTOG国际放疗协作组织EBV-DNA检测认证
      (放疗科陈锴 分子诊断科张子辰报道)2018年2月28日,我院分子诊断科收到NRG-RTOG国际放疗协作组织授予的关于EBV DNA检测的资格认证书。至此,我院分子诊断科的相关检测精确度达到国际标准,获得全球最大的放疗协作组织的认可,为我院放疗科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的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NRG-RTOG 批准分子检验科的检测资格认证函   我院放疗科是中国大陆首个NRG-RTOG国际独立会员单位,参与的NRG-HN001 III期临床试验是一项基于EBV DNA拷贝数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个体…
    03-16
    2018
  • 分子诊断科通过NRG-RTOG国际放疗协作组织EBV-DNA检测认证
      (放疗科陈锴 分子诊断科张子辰报道)2018年2月28日,我院分子诊断科收到NRG-RTOG国际放疗协作组织授予的关于EBV DNA检测的资格认证书。至此,我院分子诊断科的相关检测精确度达到国际标准,获得全球最大的放疗协作组织的认可,为我院放疗科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的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NRG-RTOG 批准分子检验科的检测资格认证函   我院放疗科是中国大陆首个NRG-RTOG国际独立会员单位,参与的NRG-HN001 III期临床试验是一项基于EBV DNA拷贝数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个体…
    03-16
    2018
  • 中心举办广东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启动会暨常见癌症规范性筛查培训班
    广东省癌症中心办公室/肿瘤预防研究室   2018年3月8日,2017——2018年度广东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启动会暨常见癌症规范性筛查培训班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以及深圳各区慢性病防治院,各广东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后简称“城癌项目”)承担医院,广州市及各区疾控中心,各区承担项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派出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武少新书记主持会议  3月8日上午,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
    03-15
    2018
  • 关于张菊等任职的通知
    附件下载:关于张菊等任职的通知
    03-14
    2018
  • 术后切口愈合二三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胰科 何伟 医生   作为一个年轻的腹部外科医生,对病人的手术切口的照料是日常工作中较重要的工作之一。病人术前的切口部位选择、术中切开皮肤、手术尾声时关闭切口、术后切口消毒换药、拆线和拔出引流管等都是由我们来完成。每次给术后患者切口换药和拆线时,总需要解答各类关于切口的疑惑。例如:医生,我现在这个切口怎么样啊?怎么现在切口附近觉得有点痒啊?等我数数缝了多少针?咦,这怎么不是线而是金属钉?能不能再晚一点拆线啊?拆线疼不疼啊?什么时候可以洗澡啊?纱布什么时候可以去掉啊?  对于大部分手术患者来说,在皮肤以下…
    03-14
    2018
  • 术后切口愈合二三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胰科 何伟 医生   作为一个年轻的腹部外科医生,对病人的手术切口的照料是日常工作中较重要的工作之一。病人术前的切口部位选择、术中切开皮肤、手术尾声时关闭切口、术后切口消毒换药、拆线和拔出引流管等都是由我们来完成。每次给术后患者切口换药和拆线时,总需要解答各类关于切口的疑惑。例如:医生,我现在这个切口怎么样啊?怎么现在切口附近觉得有点痒啊?等我数数缝了多少针?咦,这怎么不是线而是金属钉?能不能再晚一点拆线啊?拆线疼不疼啊?什么时候可以洗澡啊?纱布什么时候可以去掉啊?  对于大部分手术患者来说,在皮肤以下…
    03-14
    2018
  • 【两学一做】践行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精神,医务处在行动
      “凝共识布新局,聚合力谱华章”,刚刚结束的中心2018年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徐瑞华院长领衔中心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站在纵观全局的高度,面向中心“三最一流”发展目标,做出了提纲挈领的战略部署。   为尽快学习落实会议精神,3月12日下午,在何韵院长助理主持下,医务处召开了“学科发展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并特别邀请到中心党委委员孙颖院长助理对学习进行辅导,医务处各科室科长、副科长、医务护理党支部支委委员以及各岗位骨干共32人参加会议,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赣…
    03-14
    2018
  • 控感知识系列学习之十四: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控
    附件下载:控感知识系列学习之十四_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控
    03-14
    2018
  • “凝共识布新局,聚合力谱华章”——肿瘤防治中心2018年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顺利召开
    (党政办报道)2018年3月1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中心领导、主任导师、单病种首席专家、科室正/副主任、支部书记、主诊教授、科/区护长、技师长、实验研究部各PI、“百人计划”、杰青、优青、中心优才、临床医学科学家培养对象、行政后勤科室处/科长、团委正/副书记、职代会常设委员会委员、教代会代表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山大学校长助理、科学研究院院长邰忠智教授,人力资源处处长栾天罡教授,中心的老领导管忠震教授、万德森教授、廖振尔教授以及来自泛中南…
    03-12
    2018
  • 饮食可能影响致命性乳腺癌扩散
    乳腺科 邓光正   根据一项新的多中心研究,食物中经常发现的一种蛋白构成单building block,可能是阻止一种经常是致命性的乳腺癌扩散的关键。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2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sparagine bioavailability governs metastasis in a model of breast cancer”。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限制患有三阴性乳腺癌的实验小鼠中的一种被称作天冬酰胺的氨基酸,他们能够显著地降低这种癌症扩散到体内远处部位的能力。他们…
    03-06
    2018
  • 查出乳腺增生怎么办?会癌变吗
    乳腺科 肖伟锴   乳腺增生在女性中非常常见,有些人因为乳房疼痛就诊,检查后发现得了乳腺增生,还有一些女性是因为体检查出乳腺增生,但无明显的症状。乳腺增生到底是怎么回事,需要治疗吗?如果不治疗会不会癌变?这些问题是许多女性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 乳腺增生是怎么来的?   乳腺增生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乳腺内存在大量的雌激素受体,当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时,大量雌激素和乳腺内雌激素受体结合,导致乳腺增生充血,当雌激素水平下降后,乳腺不一定能完全恢复到之前的水平。长期以往,乳腺的腺体可能变厚,也就是…
    03-06
    2018
  • 关于开展2018年文明优质服务月活动的通知
    中心各科室、党支部、工会、团委:  中心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今年3月继续深入开展2018年文明优质服务月活动。请各科室积极组织参与,党、团员应充分发挥引领表率作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目的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患者关心、反映的问题,以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中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打造就诊更便利、就医体验更舒适的优质高效服务体系,提升患者获得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助力中心早日实现…
    03-06
    2018
  • 关于开展2018年文明优质服务月活动的通知
    中心各科室、党支部、工会、团委:  中心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今年3月继续深入开展2018年文明优质服务月活动。请各科室积极组织参与,党、团员应充分发挥引领表率作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目的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患者关心、反映的问题,以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中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打造就诊更便利、就医体验更舒适的优质高效服务体系,提升患者获得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助力中心早日实现…
    03-06
    2018
  • 沈祖尧院士莅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讲学及探讨未来合作
        2018年3月2日,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祖尧教授一行莅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展学术交流,并与我中心领导和专家就双方在胃肠道肿瘤临床研究和防治领域的未来合作计划展开了深入探讨,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3月2日上午10点,沈祖尧院士一行来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并前往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部门参观。我中心徐瑞华院长代表医院全体同仁对沈院士的来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在徐瑞华院长、孙颖教授、符立梧教授、朱孝峰教授和康铁邦教授的陪同下,沈祖尧院士先后参观了我中心实验研究部和内科病房,与我院多位临床和科研领域的专家交流经验,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03-05
    2018
  • 朱雄增教授来我院病理科进行《骨肿瘤病理诊断基础》讲座
    撰稿:张迎春   摄影:杜雪莹   2018年1月10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朱雄增教授应病理科主任云径平教授邀请来我院进行了《骨肿瘤病理诊断基础》讲座,吸引了本院病理科、骨与软组织科、影像科等科室以及部分外院医生约80余位与会,讲座反响强烈。  朱雄增教授是国内外科病理学界的大师,在临床肿瘤病理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恶性淋巴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方面的权威,目前国内活跃在恶性淋巴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的新一辈病理学家多出自其门下。他和王坚教授主编的《软组织肿瘤病理学》是国内软组织病理诊…
    03-02
    2018
  • 朱雄增教授来我院病理科进行《骨肿瘤病理诊断基础》讲座
    撰稿:张迎春   摄影:杜雪莹   2018年1月10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朱雄增教授应病理科主任云径平教授邀请来我院进行了《骨肿瘤病理诊断基础》讲座,吸引了本院病理科、骨与软组织科、影像科等科室以及部分外院医生约80余位与会,讲座反响强烈。  朱雄增教授是国内外科病理学界的大师,在临床肿瘤病理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恶性淋巴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方面的权威,目前国内活跃在恶性淋巴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的新一辈病理学家多出自其门下。他和王坚教授主编的《软组织肿瘤病理学》是国内软组织病理诊…
    03-02
    2018
  • 朱雄增教授来我院病理科进行《骨肿瘤病理诊断基础》讲座
    撰稿:张迎春   摄影:杜雪莹   2018年1月10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朱雄增教授应病理科主任云径平教授邀请来我院进行了《骨肿瘤病理诊断基础》讲座,吸引了本院病理科、骨与软组织科、影像科等科室以及部分外院医生约80余位与会,讲座反响强烈。  朱雄增教授是国内外科病理学界的大师,在临床肿瘤病理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恶性淋巴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方面的权威,目前国内活跃在恶性淋巴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的新一辈病理学家多出自其门下。他和王坚教授主编的《软组织肿瘤病理学》是国内软组织病理诊…
    03-02
    2018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发现预测鼻咽癌远处转移分子标记物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在鼻咽癌分子标记物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报道了一组mRNA分子标签有效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转移,相关研究成果在2018年2月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肿瘤学专业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最新IF 33.9)。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肿瘤,其中以华南地区最多。约70%的鼻咽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局部区域晚期(无远处转移),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仍有20-30%的在治疗后会出现远处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采取传统的肿瘤…
    02-24
    2018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发现预测鼻咽癌远处转移分子标记物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在鼻咽癌分子标记物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报道了一组mRNA分子标签有效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转移,相关研究成果在2018年2月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肿瘤学专业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最新IF 33.9)。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肿瘤,其中以华南地区最多。约70%的鼻咽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局部区域晚期(无远处转移),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仍有20-30%的在治疗后会出现远处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采取传统的肿瘤…
    02-24
    2018
  • 设备科:参观知名内镜中心学习前沿医械知识
      冬尽春来,犹有一丝暖意。2018年2月5日下午,应国际知名医械厂商奥林巴斯公司邀请,设备科一行6人在总务处副处长兼设备科科长干峰带队下驱车30公里,来到位于番禺的奥林巴斯南方内镜中心参观学习交流。奥林巴斯作为消化道内窥镜领域技术和服务的知名医疗器械厂商,设立的南方内镜中心不仅有最前沿的医疗器械产品展示,还是设施齐全的内窥镜手术培训和维修中心。 设备科同事在内镜中心合影   设备科一行参观了奥林巴斯内科领域的产品展区,有部分产品在我院已经投入使用。明星产品EVIS 290胃肠镜系统吸引了我院设备科同事一行的围观问询,…
    02-23
    2018
  • 【党日活动】总财党支部: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总务处财务处党支部于2018年1月18日下午在支部书记王莉带领下,组织党员们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员们受益颇深,感触万千。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学史料。党员们入馆内,就似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那个年代,时代的场景历历在目。大家认真端详着实物,每一件实物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通过仔细阅读着文学史料,里面记录着历史的点点滴滴。在馆内,有几处场景给党员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潮流是势不可挡。伴随英国鸦片的入侵,国人的国民素质以及战斗力日益下降。看着展馆中吸食…
    02-23
    2018
  • “广东省前列腺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我院成立
      (泌尿外科通讯员姜静兰、李永红报道)2018年2月3日,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办了“广东省前列腺癌多学科协作组”成立会议,来自广东省30多家医院、100多位专家参会,参会专家来自泌尿外科、放疗科、化疗科、生物治疗科、骨肿瘤科、病理科、影像科、分子诊断科等多个学科。  “广东省前列腺癌多学科协作组”组长由我院泌尿外科主任周芳坚教授担任。5位副组长分别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谭万龙教授、珠海市人民医院谢群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肖克峰教授…
    02-23
    2018
  • 2018年外科系统新春座谈会报道
      为解决中心外科发展中的问题,讨论2018年外科工作重点,中心于2018年2月13日下午在中心东会议室召开外科系统新春座谈会,武少新书记、李升平副院长、何韵院长助理、23名外科主任和专家代表、12名行政后勤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李升平副院长主持,武书记介绍本次座谈会的背景,医务质控科向与会人员介绍了2017年中心手术麻醉平台运行情况以及2018年耗材使用管理方案,23名外科主任和专家代表分别从中心外科学科发展定位、提升专科影响力、合理配置外科系统人员/绩效/空间场地/设备设施、手术麻醉平台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提出近5…
    02-23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