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国字号”新军!肿瘤防治“国家队”实力持续提升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与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广东省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学影像科(含放射、超声、核医学、介入方向)成功获批成为202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至此,中心共有6个专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分别是肿瘤科、胸外科、放射治疗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医学影像科。
专科介绍
中山大学肿瘤医学影像专科由首任院长、我国放射学的奠基者谢志光于1964年创办,60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医学影像专科的学术水平及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华南地区医疗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肿瘤影像诊断与微创介入治疗中心。目前,中心医学影像专科由影像科、核医学科、微创介入治疗科、超声医学科组成,共有人员450余人,其中医师180名,护士132名,技术员129名,四个亚专科独立建立科室开展诊疗活动,分别由谢传淼、樊卫、范卫君、周建华任专科学术带头人。
1、影像科:
影像科是教育部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科专业基地、放射科专科培训基地、全国乳腺影像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放射住院医师规培师资培训中心、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腹部放射专业委员会腹部影像质控中心、肝脏影像示范培训中心、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及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影像与大数据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23年科室年度X线/CT/MR总检查人次超过50.2万,总检查部位数达92.8万部位,医疗服务量常年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科室积极发挥肿瘤专科优势,通过运用一大批高科技的诊断设备、整合各学科大数据与优化的人工智能算法,在肿瘤早筛、早诊、精准分期、预后预测等方面的影像诊断水平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其中,科室作为主要牵头者研发的脑转移瘤检测工具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核医学科:
核医学在各种肿瘤性疾病的核医学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性前列腺癌、其他恶性肿瘤骨转移等病种的核素治疗方面的临床诊疗能力也位于华南地区前列。从1991年核医学科筹建至今,医疗服务规模显著扩大,核素显像年服务患者已达30000余人次/年,目前仍以每年超过10%递增速度快速增加,年服务患者量位居华南地区第一位,复旦大学排行榜华南区前五名。核医学科PET/CT年检查量常居华南第一,率先配备及使用世界领先的全视野PET/CT,探索出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适合的低剂量PET/CT检查方案,成为广东省核医学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挂牌单位,参与撰写了全视野PET/CT、PET/MR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为降低患者检查的辐射剂量以及提高PET/CT、PET/MR检查的图像质量做出巨大贡献。担任了第二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以及广东省医院协会核医学专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推动全国以及广东省核医学专业的发展。作为主编编写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PET显像》以及《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核素治疗》。除了常规核素的应用,也积极探索新型核素诊疗的临床应用,以Leading PI以及合作PI参与了多项新型核素诊疗的临床试验,包括镭-223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疗一体化等,并且参与撰写了前列腺癌Lu-177 PSMA治疗的临床指南,专科声誉度享誉全国同行。
3、微创介入治疗科:
微创介入治疗科形成了融合介入门诊、病房、诊断、治疗、实验室五位一体的完整学科体系,为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和放射性粒子治疗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也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超声治疗等多个国家级学术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科室拥有现代化的介入治疗层流手术室12间,建成集DSA、CT、MRI及超声多种影像引导设备于一体的微创介入诊疗平台,年手术量超1万台,常规开展肿瘤介入诊疗项目40余项,全面涵盖从头颈部至盆腔四肢多个部位、多种肿瘤类别,目前已形成肿瘤消融治疗、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TACE/HAIC治疗、门脉高压TIPS治疗四大专科优势。科室牵头或参与编写数十项全国肿瘤微创介入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专科声誉度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4、超声医学科:
超声医学科是教育部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医学专业基地。常规开展腹部、浅表、妇科、心脏、血管等超声检查,年超声检查量超过30万人次,为超声造影全国培训中心,累计完成超声造影检查5万余例。开展超声引导下全身各肿瘤穿刺活检、胸腹水置管引流、经皮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化疗泵植入等介入工作,2023年超声介入手术量超2万例;同时积极开展甲状腺结节、转移性淋巴结等肿瘤消融治疗工作,是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教育中心肿瘤微创介入专项能力甲状腺消融培训基地和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消融培训基地,参与亚洲肿瘤消融协会甲状腺良性结节消融治疗指南的编写,目前年手术量近千台,位居国内专科第一梯队。科室致力于超声及超声新技术在肿瘤诊疗中的基础及临床研究,5项超声造影方面的研究发表在影像学顶刊Radiology上,提出的多项标准为国际指南引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科室近5年承担国自然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自然面上项目、国自然青年基金等多个国家级基金项目,实现临床与科研并进,发展为现今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超声医学诊疗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肿瘤防治机构之一,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集癌症诊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我国肿瘤防治的“国家队”,中心在我国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龙头作用,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全国领先水平。在2023年度全球科研机构自然指数榜上,位居全球癌症中心第4位,在中国肿瘤专科医院中排名第1。此次再度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彰显了中心学科综合实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未来,中心将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疗技术发展,奋力建设世界顶尖癌症中心,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来源:医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