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您忽略的粪便检验
在检验窗口工作常常会面临各种有关粪便检验的问题。
婉约派的:“医生,现在没有大便可不可以不验啊?”
豪放派的:“好好的,验什么大便啊,不验了!”
理性派的:“医生,我昨天吃了猪血,可以验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科普一下,那些年被您忽略的粪便检验。
一
Q:粪便常规检验具体包含哪些项目?
A:粪便检查一般包括粪便常规+隐血,粪常规是指粪便的一般性状检查和直接涂片镜检,包括了颜色、性状,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虫卵、霉菌等显微镜下可见异常物。
二
Q:粪便检验可以给您带来哪些信息?
A:粪便常规检查可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胆、胰腺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和寄生虫感染等情况;根据粪便的性状和组成,了解食物的消化状况,借以评价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防治肠道传染病。目测法及显微镜检查相结合观察粪便有无病理现象,主要用于协助消化道疾病及各种寄生虫病诊断和治疗。
下面列表将各项检查临床诊断价值介绍如下。
1. 粪便一般性状检查的重要性
虽然粪便检验只是一种描述,但是医生往往会通过问诊,通过病人自叙述大小便排泌情况,根据粪便一般性状和颜色变化,对患者的消化道状况或疾病有初步了解。见表1和表2。
表1:粪便性状与诊断价值
粪便性状 |
诊断价值 |
粘液便 |
小肠或大肠病变,直肠炎,痉挛性便秘,粘液性肠炎等 |
脓血便 |
常见于下消化道病变: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局部脓肿,乙状结肠、直肠或肛门相通的瘘管。 |
鲜血便 |
结肠癌,直肠息肉,肛裂,痔疮 |
溏便 |
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窦潴留 |
胨状便 |
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菌痢 |
稀糊状便 |
伪膜性肠炎、腹泻 |
米泔样便 |
重症霍乱,副霍乱 |
条形便 |
饮食因素,结肠紧张亢进,直肠或肛门狭窄 |
干结便 (羊粪或球状) |
习惯性便秘 |
粗棒状便 |
便秘,在儿童则可能为巨结肠症 |
乳凝块 |
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婴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 |
表2:粪便颜色与诊断价值
颜色改变 |
诊断价值 |
淡黄色 |
乳儿便,服用某些中药所致,便胆红素氧化不良 |
绿色 |
食物因素,肠蠕动加速等 |
白色或灰白色 |
胃肠检查服用硫酸钡后,胆道阻塞,少数结核病或胰腺病,药物因素 |
红色 |
下消化道出血,直肠癌,肛裂,痔疮出血,饮食因素 |
果酱色 |
阿米巴痢疾,肠套叠,饮食因素 |
柏油便 |
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道肿瘤等 |
黑色便 |
服用铁剂、活性炭等药物,进食动物血或肝脏等食物 |
2. 粪便显微镜检查的意义
显微镜检查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外观形状颜色正常,并不能代表显微镜下没有异常发现。显微镜检查的目的就是发现隐藏在其中的有诊断价值的秘密。显微镜检查发现的粪便中有价值的成分,与临床诊断的关系见表3。
表3:粪便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发现物 |
诊断价值 |
白细胞 |
肠炎:白细胞两少,分散出现 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量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白细胞 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寄生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伴夏科-莱登结晶 |
红细胞 |
上消化道出血:大部分红细胞破坏,比较难见到 下消化道出血:红细胞易见,红白细胞可同时出现(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急性血吸虫病等) 痢疾: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多于白细胞,且多有粘连或破碎现象;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且多分散存在,形态较为正常。 |
大吞噬细胞 |
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
脂肪滴 |
脂肪增多见于脂肪泻;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吸收不良综合征、儿童腹泻、阻塞性黄疸;蓝氏贾弟鞭毛虫感染等 |
淀粉颗粒 |
消化功能不良,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 |
夏科-莱登结晶 |
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出血等。 |
肌肉纤维 |
肠蠕动亢进,腹泻,蛋白质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严重不全 |
3. 粪便寄生虫检查
粪便显微镜检查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发现寄生虫卵或虫体,除了常规检查发现寄生虫外,还可通过集卵法提高检出虫卵的阳性率,还可通过染色法对寄生虫进行细致观察和鉴别。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最具有重要意义的诊断性报告,就是寄生虫检验报告。可以在粪便中检查到的寄生虫有:蛔虫,阿米巴原虫,鞭虫,钩虫,血吸虫,蛲虫,肺吸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布氏姜片吸虫,中华支睾吸虫,绦虫,隐孢子虫,卫氏并殖吸虫,纤毛虫,短膜壳绦虫,粪类圆线虫,毛圆线虫等。
4. 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化学检查主要是粪便潜血试验及粪转铁蛋白,其临床应用价值见表4。
表4:常用粪便化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 |
临床意义 |
粪便潜血 |
消化道出血,药物导致的胃黏膜损伤,肠结核,克罗恩病,胃溃疡或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消化道肿瘤等。在消化道肿瘤中粪便潜血阳性率可达87%,其中大肠癌在早期往往无症状,但粪便潜血阳性时早期发现的重要指征;胃癌粪便潜血会呈持续阳性,早期诊断的符合率约为20%,晚期潜血阳性率可达95%。 |
粪转铁蛋白 |
粪便潜血实验的补充实验,有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粪便中的单克隆抗体法潜血试验与粪便转铁蛋白的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如胃、肠溃疡病、钩虫病、恶性肿瘤、息肉等)的阳性检出率。 |
三
Q:粪便检查样本如何留取?
A:用检验科专用器皿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样部分粪便,取黄豆粒大小的新鲜标本,盛于洁净的容器内。立即送检不要超过一小时,放置过久会破坏粪便中的有形成分。
对于无任何明显症状但怀疑有少量出血的病人,建议连续取三天粪便标本,每天从标本的不同部位取材做两次检查,三天之内共做六次隐血检查。
小小粪便检验,大大乾坤。对于不爱检查的人来说,这项检查对消化道疾病及寄生虫病诊断与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及早的“揪”出肠道癌症的蛛丝马迹,体检时更不宜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