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淋巴瘤协作组首次学术研讨会胜利召开
中国南方淋巴瘤协作组成立于2015年8月28日,集合了南方的17个省市和地区的淋巴瘤学科35个重点术单位学和著名专家,得到华南地区各大医院专家的认可及大力支持。为更好开展协作组工作,开展多中心、高水平的转化性研究和临床研究,提高协作组的整体诊断和治疗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力,中国南方淋巴瘤协作组于2016年3月19日在广州东方宾馆召开了“中国南方淋巴瘤协作组学术研讨会”,共同商讨协作组工作计划。
初春广州,乍暖还寒,潮湿阴霾的天气未能阻挡参会者的热情,来自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南方十多个省市地区的五十多名淋巴瘤诊疗研究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始,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南方淋巴瘤协作组主任委员姜文奇教授作了大会致辞。姜文奇教授表示,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而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在近年发展日新月异,通过学术平台的搭建,更新从业者的知识水平,共同推动学科发展非常有必要。姜教授还提到,本次会议将就协作组的工作计划开展、临床试验合作、基础科研合作等多个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希望各位参会专家群策群力,共同为学科进步添砖加瓦。
黄慧强教授随后报告了协作组的初步工作构想。黄教授首先全面回顾了我国目前淋巴瘤的诊治概况,介绍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在淋巴瘤领域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在复发难治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方面的一些独特经验。随后他表示中国南方淋巴瘤协作组这个平台将着力于促进区域学科发展、共同学习新进展,沟通科研合作,切磋诊疗经验,开创知“南”而上,协作共赢的新局面。
接下来,李志铭教授、蔡清清教授、夏奕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李志铭教授介绍了全球首个口服HDACI西达本胺联合口服环磷酰胺、依托泊苷、泼尼松的II期临床研究方案,表示希望各位参会专家就方案本身提出不足,深入讨论,并积极参加入组病例,加快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蔡清清教授全面综述了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指出了目前临床中T细胞淋巴瘤常规治疗方案的不足,综述了当前根据基因表达谱等新技术对T细胞淋巴瘤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精准医学和靶向治疗等进一步提高T细胞淋巴瘤治疗疗效。夏奕教授重点介绍了目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她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已经上市的HDACi在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情况,并汇报了西达本胺在中国上市研究及临床后观察的结果,指出西达本胺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并介绍了其在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学术汇报环节结束后,华大基因深圳研究院的朱师达副院长全面介绍了华大基因目前的技术优势、和医疗机构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承担的国家研究项目等,提出了罕见淋巴瘤基因组研究计划,希望能够“专业、精准、高效、共享”的推进罕见淋巴瘤的基础研究,助力淋巴瘤的精准医疗。
讨论环节中,黄慧强教授首次提出了开展西达本胺连续给药对比间隔给药的I期临床研究,希望进一步在NK/T细胞淋巴瘤这一亚洲高发病种中探索西达本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EB病毒激活客观数据的情况。会场气氛热烈空前。来自湖北、江苏、江西、云南等地的专家就临床研究中不良反应的监测、口服药物安全性和剂量调整等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来自各地的淋巴瘤专家就临床研究和与华大基因开展研究事宜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会议最后,姜文奇教授总结了本次会议,特别感谢了各位参会专家的大力支持,希望后续各单位加强合作沟通,交流学术成果,每年定期举办两到三次学术会议,做好学术支持工作,推动学科进步,转化临床成果。会议间歇期,中国南方淋巴瘤协作组全体成员进行了合影留念,并建立了微信群以便于沟通交流。 (内科:孙鹏,黄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