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5189医学实验室(病理)内审员培训班在广州举办
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支持下,由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8年ISO15189医学实验室(病理)内审员培训班于7月5日至7月8日在广州市举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承担了具体会务。我国病理行业和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合作始于去年在河北举办的北区培训班,当时在病理业界获得很好的反响及成效,这次是进一步扩大到华南地区,不仅对深化行业合作、提升全国病理实验室质量管理及推动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更是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医学领域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实际行动。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我国唯一国家认可机构。自2004年认可委发布“关于开展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的通知”,我国的医学实验室认可已经走过13个年头。如今,CNAS认可的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已可得到近100个国家的认可机构的承认,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医学领域,CNAS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是推动了我国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建设。二是在做好技术支持、服务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有效促进了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为医学实验室和专家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和互促平台。
医学实验室的内部审核是实验室持续改进的重要工具。在国内,由于医学实验室认可起步较晚,当前获得认可的医学实验室数量仅占CNAS认可各行业实验室总数的3.5%,而在获得认可的医学实验室中,病理实验室的占比仅有1.5%,即只有5家病理实验室获得了认可。这与病理学科是“医学诊断金标准”的重要地位严重不相符。可见,本次内审员培训对缩短这种差距和提高我国病理诊断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国内医学专业领域的知名和资深评审员专家授课,传授实验室内审知识和技巧,这是持续提升病理实验室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基础。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步宏教授介绍ISO15189认可在医学领域尤其在病理科的重要性,强调现今病理界对认可需求的紧迫,同时分析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引起在场病理工作者的共鸣和思考。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四处处长翟培军研究员介绍了现今国际和国内医学实验室标准化和认可工作的最新动态。他指出,在进入新时代中央和国务院对质量提出新要求的今天,符合ISO15189国际标准应是医学实验室的共同目标,而认可是推动医学检验检查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力。

北京协和医院陈杰教授从一位病理工作者角度再次强调了质量对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并详细讲解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组织病理和细胞病理的应用说明。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增山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冯珍如教授分别以CNAS对病理实验室的技术要求及管理要求为主要内容,结合内审工作实例,带领学员深入解读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分享内审技巧包括不符合的识别及整改方面的经验。培训班还邀请了王文泽教授讲解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说明以及广东省中医院徐宁教授宣讲了质量指标和风险管理的内容。
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病理工作者饱含热情地参加此次培训及考核。与会病理工作者均表示,通过对CNAS医学实验室内审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对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信心,将在自己的实验室中进一步提升质量意识,利用ISO15189认可这一有效手段,持续改进和提高,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