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科吞咽护士帮助舌体暴露无法回纳患者进行恢复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一区病房里收治了一位鼻咽癌综合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范育英护士长在查房时发现,该患者的颜面部水肿情况有加重迹象,舌头肿胀,舌前端外露至唇外2cm且完全无法自行缩回至口腔内,颈部活动严重受限,无法自主进食。为了让患者舌头和嘴巴恢复至功能位,吞咽专科护士陈林敏和王聪帮助患者进行指导和锻炼。在专科护士的手法康复、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下,患者的舌头明显回缩,上下唇可做闭合动作。
65岁的陈阿姨一年半前在外院被诊断为鼻咽癌Ⅲ期。今年5月份,陈阿姨被确诊为双颈部淋巴结转移,6月份因“呼吸困难半月”在外院做了气管切开手术。陈阿姨还被高血压、甲减等疾病困扰,身体状况欠佳。陈阿姨的女儿带着她来到中肿就医,鼻咽科麦海强教授为其进一步的治疗。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放疗在治疗肿瘤同时,不可避免对正常组织损伤。因为做过放疗,加之双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原因,导致头颈部淋巴回流障碍,陈阿姨出现了面颈部水肿,舌头肿胀,舌前端外露至唇外,无法自行缩回至口腔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吞吞咽专科护士陈林敏和王聪采用手法放松按摩的方法帮助陈阿姨缓解浮肿。除此之外,陈林敏和王聪还教授陈阿姨做口颜面体操,包括闭唇、假笑、鼓腮、双颊内缩等康复动作。由于陈阿姨面部水肿情况较为严重,陈林敏护士就徒手为陈阿姨做淋巴引流,以促进淋巴回流,减轻水肿症状。

因为听力下降的原因,陈阿姨与人交流起来比较困难,陈林敏和王聪会耐心地为陈阿姨重复讲解,边打手势边做示范。陈林敏还嘱咐陈阿姨的女儿自行购买一些必需的康复工具,同时列好康复计划,以便于为陈阿姨进行后续的康复锻炼。在大家的努力下,陈阿姨的症状明显好转,整个人精气神也好了不少。
据了解,放疗引起的迟发反应会对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其中口腔干燥症发生率高达100%,张口困难发生率高达50%、头颈部肌肉纤维化发生率高达60%,吞咽障碍发生率高达48%,面颈部水肿发生率高达90%,构音障碍发生率高达70%,肩颈部疼痛80%,放射性龋齿发生率高达63%等。临床上午特殊和有效治疗措施,一旦发生难以逆转,重点在于有效预防。实施早期、全面、系统的头颈部功能康复训练,减轻放射治疗导致的头颈部功能障碍,提高生命质量。
鼻咽科护理团队不仅重视放疗后遗症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护理。更关心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经口间歇置管”技术为吞咽困难的患者带来了福音,“经口间歇置管”操作简单,居家便可使用,即能保证饮食摄入量、提供营养通道,又不会影响患者的外观和个人形象,被越来越多的鼻咽癌患者选择。在病房里,门诊室里每天都在治愈不一样的康复病例,专科护士还将继续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地康复护理。


那么,怎样可以联系到康复专科护士?鼻咽癌患者可以打开微信搜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公众号”并关注,或搜索“小ai随”小程序,或者直接挂号,前来就诊。鼻咽癌康复门诊每周一下午和周三上午开诊。
陈林敏,吞咽专科护士,副主任护师,吞咽康复专科组长
王聪,吞咽专科护士,主管护师,吞咽康复专科秘书,三级公共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