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筑防,以练备战!手术麻醉科开展新冠患者手术演练
为更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挑战,降低新冠疫情对医疗秩序的影响,建立完善的疫情下手术室防控体系,进一步规范疫情下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切实保障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14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手术麻醉科在越秀院区手术室开展了新冠肺炎患者手术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以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为指导,采取情景模拟的形式,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进行相应部署。院感科李欢科长、手术麻醉科谢敬敦副主任、党总支部李伟书记、刘艳玲护士长、赖仁纯主任医师、温济金护士长、李明天护士长等科室相关人员以及消防中心、泰科和新锐公司等参与演练。

上午十点,演练正式开始。手术室主班护士彭三鑫接到通知,我院发热门诊有一例腹部肿瘤破裂出血患者,其快速抗原结果呈阳性,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止血,手术麻醉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不同于普通手术,新冠患者手术需要在术前进行一系列复杂而繁琐的准备工作。手术相关人员的准备,科室相关场所的封闭管理,手术室间的负压管理,手术室间的布置,第一第二缓冲间的设置,相关防护物资的准备等都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主班护士在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报备科主任和护长,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即刻到位。严格而标准的术前准备是新冠患者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第一道防线。移走与此手术不相关的仪器设备和物品,对不易清洁的物体表面,如设备脚踏等,采用屏障保护,使用塑料薄膜等覆盖物,手术床铺单使用一次性防渗漏铺单……各种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十点三十分,准备工作全面完成,通知门诊送患者进入手术室。



11:00室间内巡回林志远、麻醉师赖仁纯、刘玉霞全面防护接诊患者。新冠患者手术中的气道操作会不可避免产生大量气溶胶,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病毒经气溶胶传播的风险,因此,麻醉师在进行气管插管时如何预防气溶胶的传播尤为重要。麻醉师赖仁纯、刘玉霞采取标准防护,在诱导插管的预充氧过程中在口鼻部盖两层盐水纱布,气管插管与呼吸回路之间放置复合性人工鼻,拔管前用2块无菌注射用水的湿纱布盖住患者口部,复合式人工鼻不与气管导管分离,尽可能减少患者拔管时因呛咳所产生的喷溅,最大限度地降低术中气溶胶传播风险。术中还模拟了患者血液喷溅和洗手护士手套破损的应急处理方式。



手术的顺利结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手术室间以及相关物品的终末处理是预防病毒传播的最后一道关卡,同样也是本次演练的重点内容。复用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流程、空气消毒、医疗废物、物品表面的清洁消毒、手术标本的送检处理、麻醉机的消毒,术后患者转运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手术人员出手术室的流程,手术台下人员和手术台上人员出手术室的不同流程,每一步都必须一丝不苟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



手术室作为临床枢纽平台,是交叉感染的高风险区域。只有建立和完善系统科学的手术室重大疫情防控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在预防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方面的主导作用。此次全闭环、多场景、深层次的演练使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提高了手术室防疫队伍快速、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