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徐瑞华、王峰团队发现:三联CAP新方案破译实体瘤免疫微环境重塑难题
    2025年6月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教授团队在肿瘤学权威期刊《Cancer Discovery》(肿瘤发现)发表了题为“血管正常化增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在实体瘤中的抗肿瘤效应”的突破性研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系统阐明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联合抗血管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协同作用机制,创新性提出“CAP三联方案”(HDACi+抗血管药物+PD-1抗体),为免疫治疗不敏感的实体瘤提供了潜在的耐药逆转新策略。
    06-06
    2025
  • “医法同行、典亮未来”
    为进一步推进中心法治建设工作,增强全体员工法律意识,助力合法规范行医,6月3日下午,中心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医法同行、典亮未来”的普法知识讲座。中心支部书记、科/区护长,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中心党委书记武少新在致辞中表示,医疗机构开展普法工作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实践,《民法典》《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及完善,不仅为化解相关纠纷矛盾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更提醒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并使之贯穿整个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积极推动构建法治化、规范化
    06-06
    2025
  • 仁心承载援疆梦 爱心汇聚边疆暖 放疗科欧阳翼副主任医师赴喀什地区执行援疆任务
    6月3日,中心放疗科欧阳翼副主任医师肩负重托,启程奔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开启医疗援疆征程。临行前,科室党政领导、业务骨干、职能部门代表及家属共同为其送行,共同期待这位放疗专家能在祖国边疆深耕专业所长,以仁心仁术守护当地百姓健康,圆满完成医疗援助使命。 欢送欧阳翼副主任医师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援疆 援疆任务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前期筹备工作。5月15日,中心举行援疆干部座谈会,特别邀请曾赴喀什工作的返院专家分享宝贵经验。他们结合亲身经历,从医疗技术帮扶、团队协作、文化适应及气候环境等方面倾囊相授,为即将踏上征程的欧阳翼医师提供了生动的“实战指南”。派出科室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围
    06-06
    2025
  • 中国科学报:研究揭示心理压力诱发癌症进展新机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林东昕、研究员郑健团队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应激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肿瘤细胞ADRB2受体,介导肿瘤RNA m6A去甲基化酶ALKBH5表达降低,引发肿瘤细胞表观转录组紊乱和微环境神经重塑的正反馈促癌环路。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
    06-03
    2025
  • Science发表!中肿康铁邦、武远众团队发现ASB7扩增型肿瘤患者可能是PARP抑制剂的潜在获益人群
    2025年5月3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武远众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ASB7是H3K9me3表观遗传的负向调控分子”的研究论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揭示了ASB7扩增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并赋予肿瘤对PARPi敏感性,未来或可能为ASB7扩增型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05-30
    2025
  • 新华网:中国科学家发现肿瘤表观遗传的新机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科研团队日前完成一项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一种蛋白质能通过抑制组蛋白修饰来精准调控基因组稳定性,为肿瘤等疾病治疗揭示新的探索方向。相关研究论文于北京时间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05-30
    2025
  • 2025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在穗举行
             2025年5月16-18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承办的学术年会在广州花都召开,吸引了全国500余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线上参与人次超8万。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刘卓炜教授,以及前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芳坚教授共同担任本次大会主席。     大咖云集,共话发展      会议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主任尧凯的主持下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主任张旭在致辞中强调应秉持“以学术为桥、以患者为本”,以期共筑多学科融合的防治体系,共绘精准医
    05-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