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ature:曾木圣、钟茜团队发现EB病毒通用“钥匙”,感染机制认知被颠覆!2025年6月1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钟茜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关于EB病毒(EBV)感染机制研究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在前期建立的EBV高效感染模型基础上,该研究首次发现R9AP分子是EBV感染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的通用型关键受体,颠覆了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分别采用完全不同受体感染EBV的传统认知,为深刻理解EBV感染机制和新型EBV高效疫苗靶标确认提供科学依据。06-242025
- 06-242025
- 央视新闻APP:中国科学家团队发现EB病毒通用“钥匙” 感染机制认知被颠覆6月19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山大学曾木圣教授团队的成果:首次发现EB病毒感染人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通用受体R9AP。这是由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EB病毒具有一个通用的受体识别机制,也是EB病毒作为首个被发现的人类肿瘤病毒至今61周年以来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突破,不仅使EB病毒精准药物开发成为可能,更有望推动其高效预防性疫苗研发。06-232025
- 高危鼻咽癌怎么治,诱导or辅助化疗?麦海强团队提供新答案2025年6月1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团队开展“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比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高危N2-3期鼻咽癌患者的随机三期临床试验”在国际顶尖肿瘤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研究结果显示,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比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在无进展生存率未见明显差异,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能显著减少远处转移,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能显著减少局部区域复发。该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对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两种治疗模式进行头对头的比较,解答了对于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如何根据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在同期放化疗的基础上选择诱导或辅助化疗模式提供了重要的06-192025
- 新华社:我国科学家发现EB病毒感染细胞的“通用钥匙”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科研团队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一项研究成果,发现一种蛋白质分子是EB病毒感染细胞的“通用钥匙”,有望为新型EB病毒疫苗研发提供高效靶点。06-182025
- 抗癌博主35岁去世!乳腺癌可防可治,中肿专家划重点→6月15日,抗癌博主“肉肉”的男朋友发文:“再见了,我的爱人。很不幸地告诉大家,‘肉肉’于13号早晨8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据悉,“肉肉”的账号粉丝为23.3万,本人是陕西延安人,年仅35岁,她于2023年7月被确诊为乳腺癌,此后她就在社交账号上记录自己的抗癌经历。今天,小can和您一起聊聊关于乳腺癌的那些事儿~06-172025
- 关于“一种血管通路智慧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申请权转让的公示“一种血管通路智慧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申请技术所有权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所有。中心拟对该成果进行转让,经使用天眼查软件系统查询,成果完成人与拟受让方广州东瑞科技有限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按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肿瘤防治〔2024〕22号)的规定,现将中心拟转让事宜予以公示,公示期15日,自2025年6月16日至2025年6月30日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对该转让有异议,可于2025年6月30日下午5:30前以书面形式送交肿瘤防治中心科研科(地址:广州市先烈南路华泰宾馆翠园楼三楼320室)。异议应当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逾期不予受06-162025
- 06-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