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中心马骏、孙颖教授团队研究出一种提高鼻咽癌治疗效果的新方法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由中心马骏、孙颖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全国共12个中心,共同开展了一项利用吉西他滨+顺铂(简称GP)方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大型前瞻性Ⅲ期临床试验,首次证实该方法有效。 美国当地时间5月31日下午,马骏教授应邀在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口头报告该研究成果。研究获得ASCO的最佳研究(Best of ASCO)殊荣,并同时在全球排名第一的临床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2018年IF:79),为中国内地学者主导的肿瘤学研究第一次问鼎该杂志。 马骏教授在国06-012019
- 【支部风采】放疗科二支部:防范临床工作中的“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2019年5月5日,放疗科第二党支部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组织生活会。这次组织生活的重点内容,是组织党员来评选临床工作中的“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 高远红书记主持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始终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结合工作实际,那什么是医疗工作中的“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 在临床工作范畴当中,很多的工作我们习于为常,所谓“黑天鹅”事件是指一些难以预测,但会对我们日常医疗或者病患结局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颠覆全局的小概率事件,本质上受人类认知限制的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 所谓“灰犀牛”事件,是指对长期累积的结构性05-172019
- 【支部风采】放疗科一支部:和病友来一场心灵绘画之旅“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抗癌路上、你我同赢”,在第2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响应和落实本次活动,广东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与放疗科第一党支部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画心灵之旅”。 4月17日下午在中肿2号楼14楼放疗一区患者休息区,现场人文关怀氛围浓厚。活动由广东省抗癌协会放疗专委会青委副主委肖巍魏副教授主持,主任委员吴少雄教授及副主委、放疗一支部党支部书记韩非教授分别进行开场引导,放疗科冯惠霞护士长介绍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组织情况,心理治疗师曾培容护士带领病友们进行绘画心理治疗全过程。 吴少雄教授向病人介绍绘画治疗与放化疗相辅相成的原因05-132019
- 04-232019
- 04-032019
- 04-032019
- 04-032019
- 突破!当“智能+”遇上精准放疗,鼻咽癌放疗步入快准狠时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智能+”成为升级转型的关键词。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一些国家已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当智能+遇上精准放疗,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教授团队在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自动勾画方面取得新进展,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合作首次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在核磁共振(MRI)影像上实现了鼻咽肿瘤自动勾画,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3月26日发表于国际影像学顶级期刊《Radiology》(2018年IF 7.469)。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头颈部肿瘤,中国04-0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