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突破!当“智能+”遇上精准放疗,鼻咽癌放疗步入快准狠时代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智能+”成为升级转型的关键词。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一些国家已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当智能+遇上精准放疗,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教授团队在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自动勾画方面取得新进展,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合作首次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在核磁共振(MRI)影像上实现了鼻咽肿瘤自动勾画,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3月26日发表于国际影像学顶级期刊《Radiology》(2018年IF 7.469)。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头颈部肿瘤,中国
    04-03
    2019
  • 【支部风采】放疗科一支部:打造放疗患者健康教育基地
        为了更好地服务鼻咽癌放疗患者,更好地普及鼻咽癌健康教育,打造放疗科的健康教育基地。2019年2月20日下午,放疗科党支部一支部组织一场“鼻咽癌放疗健康教育”的讲座,讲座由冯惠霞科护长主持,韩非教授主讲,邀请了放疗科的鼻咽癌患者及家属前来参加。        韩非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鼻咽癌,怎样知道自己可能得了鼻咽癌,以及放疗作为鼻咽癌最佳治疗手段的原因。  怎样知道自己得了鼻咽癌?       韩教授同时详细地讲述了整个治疗流程、患者及家属在治疗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事项,如皮肤如何护理,口咽粘膜如
    02-26
    2019
  • 亚洲最大放疗中心高速运转,离不开他们的默默付出
      新年迎来新气象,快马加鞭启新航。在医院“三最一流”建设目标的引导下,为了保证春节后放疗中心所有机器能正常运行,不使任何一位患者的治疗延误,放疗科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全科人员用行动诠释着医者责任。  通过放疗预约系统查询,春节结束后,放疗中心的11台直线加速器平均每天的治疗人数将在1100人左右,接受模拟定位的患者平均每天在150人左右,整个放疗中心在节后将处于满负荷的状态。由于直线加速器要求24小时长期通电,长时间的停电和来电冲击往往造成设备故障,为保障设备在节后能正常工作,为使所有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放疗科从节前就开始部署工作。     放疗中心的原十二台直线加速器   春节
    02-22
    2019
  • 【党日活动】鼻咽科党支部:医联共建、携手互促
          2018年8月,中肿鼻咽科王琳博士下沉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挂职担任肿瘤科副主任,协助该院试点头颈肿瘤亚专科建设,针对鼻咽癌高发和当地病人外流的情况,借助医联体的力量,带动基层医院业务发展。  为加强双方党团建设交流,1月10日,在王琳医生的积极组织和协调下,鼻咽科党支部书记麦海强教授带领鼻咽科党支部成员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党员们带着医者的使命感走进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专业对口的交流活动。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创于1944年,是肇庆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并于2017年9月成为中肿牵头组建的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成员。  1月10日上午,中肿鼻咽科党员们抵
    01-24
    2019
  • 马骏团队建立头颈部肿瘤免疫分子分型体系指导精准免疫治疗
          你知道吗?头颈部肿瘤是世界第七大常见恶性肿瘤,在中国每年新发病例10.9万,死亡病例5.6万,发病率/死亡率都位居所有肿瘤前十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     此外,因为我国头颈部肿瘤早诊率低,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约60%,而晚期患者甚至仅为20~30%。目前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手术或放疗为核心,辅以化疗、靶向治疗等。寻找高效低毒的新治疗手段成为头颈部研究领域的焦点。         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引领了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并获得2018诺贝尔奖。免疫治疗改变了目前头颈部肿瘤治疗的局
    01-07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