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7年度招聘启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现实际开放病床数1489张,设有32个业务科室,8个职能处室,2个研究科室。2015年门诊量近75万人次,出院人数达8.6万余人次,医疗业务量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医疗技术水平领先,拥有软硬件条件亚洲一流的放射治疗中心、开展多个专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 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技影响…10-282016
- 我中心麦海强教授荣获第一届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2016年10月14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九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大会的颁奖典礼上,我中心麦海强教授荣获第一届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是中国抗癌协会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全国广大青年肿瘤科技工作者的奖项。旨在表彰奖励在肿瘤医疗、科研、教育岗位勇于创新,做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造就一批进入世界肿瘤科技领域前沿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加快推进我国肿瘤学科的发展。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一届获奖人数不超过10名。 麦海强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PI。2001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Shands…10-272016
- 二十年规范诊疗不懈探索,医教研协同发展成效初现(中心办、医务处联合报道)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第26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大会于10月21-23日在江苏省南通市顺利召开,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郭齐祥以及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朱晋等出席大会开幕式。我院徐瑞华院长受邀出席大会作了精彩大会报告,并主持了10月22日上午的会议。 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大会是国内肿瘤医院管理界一年一度的最高级别管理学术盛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肿瘤医疗服务的…10-252016
- 10-212016
- 2009年1.基于现代影像技术的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 马骏、罗伟、孙颖、麦海强、唐玲珑、毛燕萍、刘立志、李立、郭颖、洪明晃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系列研究 李锦清、陈敏山、石明、李升平、张耀军、劳向明、郭荣平、元云飞 …10-192016
- 2008年1.基于现代放疗技术综合治疗肺癌的系列临床研究 陈明、邓小武、曹卡加、包勇、王卫华、陈媛媛、何瀚、黄晓延、张黎、黄劭敏、 刘慧、高剑铭、孙宗文、胡晓、李凯新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提高儿童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生存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孙晓非、管忠震、刘冬耕、夏忠军、甄子俊、李苏、…10-192016
- 2007年1.基于现代影像技术的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 马骏、罗伟、孙颖、麦海强、唐玲珑、毛燕萍、刘立志、李立、郭颖、洪明晃、 刘孟忠、崔念基、闵华庆 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小肝癌经皮射频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陈敏山、梁惠宏、石明、郭荣平、林小军、郑云、张耀军、张亚奇、李锦清 …10-192016
- 2006年1.扩张术与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系列研究 傅剑华、戎铁华、李小东、邓小武、黄植蕃、杨名添、伍丽虹、温彩琼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双周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张力、何友兼、李宇红、周宁宁、向晓娟、余更生 …10-192016
- 2005年1.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 曾益新、方嬿、邵建永、冯炳健、贾卫华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高危进展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管忠震、林桐榆、姜文奇、何友兼、黄慧强、刘冬耕、李宇红、徐光川、孙晓非、徐瑞华 广州市科技…10-192016
- 2003年1.“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 曾益新、方 嬿、邵建永、冯炳健、贾卫华、黄 薇、鄢 践、郭 颖、 黄必军、梁启万、吴秋良、张林杰、马英红、黄贻学 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鼻咽癌影像学系列研究”…10-192016
- 2002年1.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 曾益新、方 嬿、邵建永、冯丙健、贾卫华、黄 薇、鄢 践、郭 颖、 黄必军、梁启万、吴秋良、张林杰、马英红、黄贻学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肿瘤学》…10-192016
- 2001年获科技进步奖:1.综合外科与介入提高肝癌疗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李锦清、郭荣平、林小军、元云飞、陈敏山、张亚奇、张昌卿、 李升平、石 明、郑 云、李国辉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多学科综合提高肝癌疗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李锦清、郭荣平、张亚奇、元云飞、陈敏山、林小军、张昌卿、李升平、 …10-192016
- 2000年获科技进步奖:1.鼻咽癌防治系列研究 闵华庆、洪明晃、黄腾波、汪慧民、张恩罴、郭翔、马骏、 钱朝南、罗伟、钱剑扬、钟强荣、邓满泉、张万团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192016
- 1999年获科技进步奖:1.鼻咽癌’92分期和治疗研究 闵华庆、洪明晃、郭翔、张恩罴、马骏、罗伟、张万团、钱朝南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2.肿瘤临床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和效益研究 吴一龙、马国胜、万德森、曹卡加、张志斌、姚鸣红、何彩升 …10-192016
- 1998年获科技进步奖:1.鼻咽癌高危人群、癌前病变的确立 黄腾波、汪慧民、李景廉、区星泰、方积乾、刘克拉、简少文、方嬿、邓满泉、黄惠明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2.提高肝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黄洁夫、李锦清、区庆嘉、吕明德、李国辉、梁力健、陈积圣、张亚奇、 元云飞、陈敏山、郭荣平、林小军 …10-192016
- 1997年获科技进步奖1. 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措施的研究 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万德森、李国材、潘志忠、周志伟、詹友庆 2.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恩罴、夏云飞、罗 伟、崔念基、卢泰祥、钱剑扬、吴少雄 3. 携带EB病毒基因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株及相应体外细胞株的…10-192016
- 1996年获科技进步奖1. 鼻咽癌新分期的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闵华庆、洪明晃、马 骏、张恩罴、曾其祥、张锦明、张 锋 2. 维生素B12对阿霉素的减毒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冼励坚、潘启超、潘伟光 …10-192016
- 1995年获科技进步奖1. EB病毒基因诱导细胞恶性转化和移植性裸鼠的建立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陈剑经、陈小君、胡利富、高宏光、陈系古、顾健人 2. 金属络合物在肿瘤化疗中的新作用 中山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冼励坚、潘启超、潘伟光10-192016
- 1994年获科技进步奖1. 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研究及易感个体的检查 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山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93年度) 区宝祥、方 燕、龙江斌、梁启万、邝珠玑、李辉梅 2. EB病毒基因诱导细胞恶性转化和移植性裸鼠的建立 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山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93年度) …10-192016
- 1993年获科技进步奖1. 骆驼蓬抗癌作用的研究 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潘启超、杨小平、李春杰、谢冰芬、潘伟光、胡海棠、曹 俊 2. 鼻咽癌早诊研究—EB病毒血清学与光纤镜检查的前瞻性观察 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闵华庆、黄腾波、郑受昂、宗永生、赵明伦、李景廉、欧星泰 3.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祭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10-192016
- 1992年获科技进步奖1. 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株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蔡海英、叶燕丽、陈旦洋、卢圣贤、何为民、张恩罴、钟强荣、孙振权 2. 鼻咽癌早诊研究—EB病毒血清学筛查的前瞻性观察 中山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闵华庆、黄腾波、宗永生等 3. 骆驼蓬抗癌作用的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10-192016
- 1991年获科技进步奖1. 新影像技术在鼻咽癌研究中的应用 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国梁、龚启勇、曾其祥、黄 毅、吴沛宏 2. 垂体微腺瘤的立体定位与经蝶窦显微手术技巧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山一院:陈明振、邬树兰、宁 可 肿瘤医院:郑国梁、卢丽霞 3. 鼻咽癌前病变和癌的化学预…10-192016
- 1990年获科技进步奖1. 食管癌前上皮的恶性转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蔡海英、何为民、叶燕丽、卢圣贤、李晴雪 2.人血清中EB病毒特异性DNA酶抗体水平与鼻咽癌相关性的研究 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 迪、陈海峰、陈丽珍 3. S—100蛋白在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10-192016
- 1989年获科技进步奖1. 恶性肿瘤染色体研究及染色体断裂点图谱 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区宝祥、方 燕、李 旭、金约生、卓子兰 2. 微量元素硒与鼻咽癌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黄家琛、罗慧玲、杨容甫、郑美莲、吴荫棠、冯公侃 3. 鼻咽癌免疫综合治疗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 蔡体育、简…10-192016
- 1988年获科技进步奖1. 四个天然产蒽醌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利国威、潘启超 2. CT扫描在直肠癌的应用价值 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郑国梁 3. 子宫颈癌治疗的研究 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谭道彩、李孟达、何 宏、刘富元 4…10-192016
- 1987年获科技进步奖1. 鼻咽巨大裸核细胞的性质来源及临床应用 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四等奖 冯本澄 2. 5—氟尿嘧啶肠腔化疗辅助结直肠根治术的应用及其机制探讨 中山医科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万德森、李国材、詹友庆、张亚奇、赵香兰 3. ADPRT抑制增强博莱霉素类药物抗癌作用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科技成果…10-192016
- 1986年获科技进步奖1.我国南方食管癌高发区病因因素与阻断的实验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蔡海英、卢圣贤、叶燕丽、何为民、黄孔威 2. 我国南方食管癌高发区病因因素及阻断的实验研究 广东省卫生厅、高教局联合三等奖 蔡海英、卢圣贤、叶燕丽、何为民 3.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 …10-192016
- 1985年获科技进步奖1.血清抗体阳性健康人EB病毒携带状态的研究 广东省卫生厅、高教局联合三等奖 肿瘤研究所 姚庆云 2.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与盆髂淋巴转移的关系 中山医科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 李孟达、梁立治 3.阴茎癌的200例临床分析 中山医科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 黄植蕃、杨名添 4.人体角…10-192016
- 1984年获科技进步奖1.家畜家禽肿瘤调查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肿瘤所病理室等 陈灼怀、肖振德等 2.甲氨喋呤的改良微生物测定法及其临床应用 广东省卫生厅、高教局联合三等奖 陈小君、喻丽华、黄承达等 3.电镀工人的细胞遗传学效应 中山医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 邓承宗、区宝祥、黄家琛、卓子兰等 4…10-192016
- 1983年获科技进步奖1.对头颈癌瘤术后大面积缺损整复的研究 广东省科委四等奖 肿瘤医院 廖仿荣、区深明、曾宗渊、赖国强、陈直华等 2.《鼻咽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李振权、潘启超、陈剑经 3.气相色谱分离测定地下水、工业废水的轻苯系物 中山医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 杨容甫 4…10-1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