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二期建筑概念方案设计服务市场调研公告
    一、项目背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于1964年建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作为国家肿瘤防控的排头兵、粤港澳大湾区肿瘤防控的领头羊,中心一直全面贯彻党的卫生与健康方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办医理念,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守大型公立医院公益性本色。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中心在人才队伍、医疗服务、科学研究、医学教育、医院管理等方面硕果累累,成为国内专科布局最全、服务规模最大、诊疗水平最…
    06-03
    2021
  • 党史学习教育│肿瘤防治中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会
           5月27日上午,肿瘤防治中心党委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浩教授受邀在中心越秀院区1号楼做专题党课宣讲。黄埔院区内同步进行视频直播。中心副处以上干部、各党支部支委代表等近60人参加了本次专题党课。 张浩教授做专题党课       张浩教授的授课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与初心使命——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他以毛泽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为引,介绍了党的历史分期,并结合丰富的史料…
    06-03
    2021
  • 关于征集PET融合图像报告单面打印相片纸及相关配套服务项目合作伙伴的通知
     各合作伙伴:  我院现需采购PET融合图像报告单面打印相片纸及相关配套服务并寻求长期合作伙伴,具体要求如下:项目名称:PET融合图像报告单面打印相片纸及相关配套服务项目采购周期:三年采购和结算方式:分批采购,每月按实结算交货时间:接到订单后5个工作日内按采购人要求送到指定地点。交货地点: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越秀院区和黄埔院区指定地点。报价方式:  请有意向的企业需于2021年6月7日下午17:30以前提交以下相关资料:  1. 按上述报价方式要求填写并提交密封报价单…
    06-03
    2021
  • 胰胆肿瘤化疗常见副作用以及处理小建议
    胰腺胆道肿瘤患者诊断时常常处于晚期。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不过化疗常常有一些副作用。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副作用以及应对措施:1毛发脱落掉发通常会在治疗的2-3星期或是两次疗程后发生,毛发可能会渐渐脱落或一次一整撮地掉落,若发生严重掉发时,可以考虑先将头发剃除,避免因大量脱发而产生的恐慌感。毛发脱落并不限于头部,也可能发生在身体任何有毛发的部位。 应对方式:1)掉发期间使用宽齿的梳子梳理头发,吹发时避免吹风机温度过高。2)提前调适心情,让光头的状态能够更自在。3)事先准备假发、头巾、帽子。4)头发再生或没头发时,可能感到…
    06-02
    2021
  • 身体患胰腺癌的3个主要信号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治疗方法及其有限。80%患者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常常会取得很好的效果。3个症状可能是胰腺癌信号。 1、频繁腹痛如果你本来身体健康,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肚子疼,特别是吃了饭后疼痛加重。那你除了要检查肠胃,还应该查查胰腺。胰腺癌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腹痛,不管是胰腺哪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引起腹痛,比如说它的头部或尾部出现癌变,那么你的右上腹和左上腹就会疼痛。这些都可能是癌变信号,建议尽快查找病因。 2、食欲不振很多胰腺癌患者确诊前,因为食欲不振这个症状而当成胃病治疗。…
    06-02
    2021
  • 拟参与申报2021年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公示
           我单位参与下列项目拟申报2021年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21年6月2日至2021年6月11日,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送交我单位科研科(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1号楼831室)。异议应当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逾期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冼秀梅       电话:020-87343135   …
    06-02
    2021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疫情防控期间门诊须知
    各位患者及家属:   根据广州市最新疫情防控形势及相关要求,为切实维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请您务必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从2021年5月25日起,所有进入医院人员必须主动出示穗康通行健康码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流行病学史调查二、健康码为红码人员、3天内有发热(体温≥37.3℃)人员或14天内有国外、台…
    05-31
    2021
  • 康铁邦研究员团队在骨肉瘤肺转移方面实现新突破
        骨肉瘤是比较罕见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骨肉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成骨细胞发生恶性转化,产生不成熟的骨质或者类骨质组织,容易发生肺部转移,恶性程度高,近三十年来,复发或者肺转移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一直没有得到提高,仅为20%左右。但是目前关于骨肉瘤转移的具体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研究员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隋建华研究员团队研究发现,骨肉瘤中融合蛋白Rab22a-NeoF1可通过结合热休克蛋白HSP90从而被包裹外泌体中,促进肺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及该融合…
    05-28
    2021
  • 学史力行!徐瑞华院长为内科党总支部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5月26日中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党委副书记徐瑞华在越秀院区2号楼内科学习室,为内科党总支部的党员们讲了一堂主题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内科党总支部黄埔院区的党员们通过线上同步听课。      党课现场    党课上,徐瑞华院长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瞭望前方的奋进路,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
    05-28
    2021
  • 党史学习教育丨放疗科第二党支部这种学习style,有新意见精神!
           2021年5月8日下午,放疗科第二党支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分享研讨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在党支部书记高远红的带动下,放疗科第二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的党史学习热情高涨,利用五一假期打卡各具历史背景的红色教育基地。虽是假期,但支部微信群却异常热闹,党员们把打卡照片及思想感悟发起分享,微信群俨然成了党史学习教育研讨的阵地。       党支…
    05-27
    2021
  • 七名中肿博士后入选“博新”计划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示了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入选人员名单,此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7名博士入选,创历史新高。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设立的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计划,每年入选人数400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        自2021年博新计划申报通知发布后,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在各方…
    05-27
    2021
  • 互助共赢!中肿内科第一党支部与中大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党支部结对共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推动校企双方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上的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共同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实现资源共享,文明共创,共促共赢,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2021年4月2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陈丽昆带队参加了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二期“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论坛以及支部共建结对签约仪式。 第二期“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论坛及支部共建结对签约仪式     …
    05-27
    2021
  • 这场讲座,教你如何从专业课程教学中寻找思政元素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关于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学校《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要求,5月7日下午,中心特邀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吴忠道教授来中心进行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讲座,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韵主持本次讲座。中心承担2020学年春季学期授课教师和近两年新入职教师合计200余人分别于线上线下参加本次讲座。   中心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何韵主持讲座…
    05-27
    2021
  • 拟推荐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公示
           我单位参与下列项目拟申报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21年5月27日至2021年6月6日,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送交我单位科研科(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1号楼831室)。异议应当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志宏       电话:020-87343135       邮…
    05-27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