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肿瘤防治终极清单!从筛查到康复,20余位中肿专家联手支招

2025-04-29

胸部肿瘤仍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06万例,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首位;食管癌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一半。

但肺结节就=肺癌吗?食管癌早期有什么表现?胸部手术治疗后又该如何做好康复?请查收这份胸部肿瘤防治终极清单!

 

体检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怎么办?

不少人在体检中发现了肺结节,慌慌张张地带来检查报告来找医生。其实,检出率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人们体检意识的增强和检查设备更加先进了,有肺结节也并不等同于患了肺癌。即便是在肺癌高危人群中,体检CT发现的肺结节也有96.4%是良性的。

如果体检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应该怎么办呢?——找专家评估,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案

1)关于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临床管理医生会结合指南的适应人群,制定个性化的随诊和治疗计划;

2)关于影像学检查,针对CT筛查出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医生会进行监测管理,优化放射学管理策略,减少非必要的肺结节评估、放射线暴露及创伤性诊断,在保障诊断准确性的同时降低患者不必要的医疗风险;

3肺部磨玻璃结节并不可怕,肺癌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很多磨玻璃结节无需手术;医生会综合病灶位置、恶性程度、患者年龄、家族史、个人意愿等多维度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诊疗。

筛查肺癌最有效的手段是低剂量螺旋CT扫描,它跟普通的CT相比放射剂量要低非常多,可以发现一厘米以下甚至更加微小的病灶。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长期吸烟的、戒烟不超过15年的、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去做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防治食管癌,我们可以做什么?

除了肺癌,食管癌也是一种较常见的胸部肿瘤,它是由食管黏膜上皮或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鳞癌和腺癌。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只会出现轻微的胸骨后的不适或者异物停留感,因此常常会被误以为是咽喉炎。其发病地区差异显著(如华北太行山区、潮汕地区高发),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且预后相对较差。

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发霉食品、膳食中营养和微量元素缺乏、进食过烫、吸烟饮酒、遗传易感性和癌前疾病(反流性疾病、贲门失弛缓症、食管黏膜白斑等)是常见的发病因素。

食管癌高风险人群为40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特征者:

  1. 长期抽烟饮酒;
  2. 有食管癌家族史;
  3. 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
  4. 喜烫食、腌渍、粗硬食物;
  5. 有反复反酸、吞咽困难、食道内异物感、Barrett食管、食管炎或癌前病变等症状。

对于这些食管癌高风险人群而言,应接受1次内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之后每2年至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如发现异常则建议之后每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建议平时少吃烫食、少吃腌制和煎炸食物、不吃变质发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细嚼慢咽、戒烟限(戒)酒并且要治疗食管癌前疾病。

治疗方面,可以采用内镜治疗、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手段,尤其是新辅助放化疗显著提高了局部晚期患者的生存率。

 

胸部肿瘤康复三阶段指南

胸部肿瘤患者的康复需贯穿治疗全程,分为术前准备、术后康复、长期管理三个阶段:

术前准备:打好康复基础,科学戒烟,做好肺康复锻炼,同时注重营养储备,少食多餐,高蛋白饮食。

术后阶段:规范化镇痛管理以缓解不适,逐步过渡从流质到正常饮食以保护消化道功能,在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运动康复。

长期管理:聚焦全面生活质量提升,进行心肺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做好复诊安排,进行心理调适,重归健康生活。

 

“胸中有你,大咖在旁”多学科义诊+科普

423日下午,为深入宣传胸部肿瘤防治知识,中心举办了“胸中有你,大咖在旁”胸部肿瘤多学科义诊暨科普讲座活动。

活动由胸科刘乾文主任医师主持,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胸科杨浩贤教授、胸科支部书记林鹏教授先后致辞,从不同角度讲述和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和肿瘤防治的重要意义,旨在提高公众对胸部肿瘤的认知,推动早筛、早诊、早治。通过多学科专家联合义诊和科普,帮助患者和家属科学应对疾病,减少就医误区,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在科普讲座环节,杨浩贤教授带来肺部磨玻璃结节相关的基本知识,指出磨玻璃结节并不可怕,不必过度焦虑,但需科学管理。刘乾文主任医师科普了食管癌的防治知识,早期发现依赖于胃镜检查,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钟就娣护士长则分享了胸部肿瘤患者康复的要点。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患者和家属能轻松理解的实用内容。

科普讲座余温未散,众多患者已经在义诊现场等候专家。胸外科的杨浩贤教授、林鹏教授,放疗科习勉教授、李巧巧主任医师,内科李宇红教授、骆卉妍教授以及营养科叶文锋主任20余名专家及医务人员,为市民搭建起从胸部肿瘤防治的"健康快车道",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并现场给出处方或建议。本次活动惠及市民约200余人,得到现场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和好评。

 

源:胸科

文:郭光然

医学指导:杨浩贤教授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