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携手共探临床药学新径,药学沙龙精彩纷呈

2025-01-16

2025年1月14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三院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临床药学沙龙活动。本次沙龙包括驻科药师工作经验分享和病例讨论,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共8名抗肿瘤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学员、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的1名临床药师,以及中山大学药学院的3名临床药学专业硕士进行汇报病例汇报。

本次沙龙活动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陈卓佳主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药学部张耀东主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药学部冯晶主任的精彩致辞中拉开帷幕。

 


  


驻科药师实践分享,开启学术之旅

依托深圳市卫健委菁英人才“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的刘超然副主任药师率先分享了驻科药师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药师在药学服务临床化中的重要性,分享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驻科药师的工作模式与工作职责,并通过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了驻科药师在肿瘤药物精细化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为驻科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病例汇报精彩纷呈,聚焦临床热点

 

直肠癌患者血小板减少之谜:魏媛怡药师汇报了一例化疗致晚期直肠癌患者反复血小板减少的病例。患者历经多次化疗,血小板数值屡创新低,引发深思。通过细致分析,探讨了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原因,以及后续治疗策略的调整,为临床药师在面对类似复杂病情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直肠癌患者听力下降的探索:余文惠药师聚焦于一例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听力下降的病例。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听力减退,这一罕见的不良反应引起了广泛关注。汇报深入剖析了听力下降的潜在诱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拓宽了药师对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边界。

 

心脏瓣膜置换史肠癌患者的抗凝管理:侯树静药师带来了一例心脏瓣膜置换史肠癌患者围术期抗凝管理的病例。患者复杂的病史与围术期的抗凝需求相互交织,汇报详细介绍了抗凝方案的制定与调整,以及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同时,如何平衡出血与血栓风险,展现了药师在多学科协作中的专业价值。

 

卵巢癌患者神经毒性的挑战:张思婉药师汇报了一例卵巢癌患者使用紫杉化疗后出现重度神经毒性的病例。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遭受神经毒性之苦,汇报围绕如何识别、评估与管理神经毒性展开,为临床药师在肿瘤药物治疗中的毒性监测与干预提供了实用的思路与方法。

 

替雷利珠单抗致心肌损伤的思考:郑旋芳药师分享了一例疑似替雷利珠单抗所致心肌损伤加重的病例分析。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期间,心肌损伤指标异常升高,汇报深入探讨了免疫治疗药物的心脏毒性,以及如何在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有效防范与处理心脏不良反应,为免疫治疗的安全性管理敲响了警钟。

 

盆腔肿瘤急性肾损伤的药学监护:田国徽药师汇报了一例盆腔肿瘤急性肾损伤病例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发急性肾损伤,汇报详细介绍了肾损伤的诊断、病因分析以及药学监护措施,强调了药师在肾脏疾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多学科团队中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地位。

 

晚期膀胱癌ADC联合免疫治疗的实践:王勇药师带来了一例晚期膀胱多处肿瘤 ADC 联合免疫治疗的病例分析。患者在接受ADC联合免疫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汇报总结了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作用机制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监测要点,为膀胱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经验。

 

阴茎癌新辅助治疗的超敏反应:陈晓珊药师汇报了一例阴茎癌新辅助治疗相关超敏反应和皮肤事件的病例分析。患者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全身皮疹、瘙痒等超敏反应,汇报深入分析了可能的致敏药物,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为临床药师在肿瘤药物治疗中的过敏反应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晚期NSCLC患者眼部AE的探究:郑卓玲药师聚焦于一例晚期NSCLC患者使用ADC药物后发生眼部AE的病例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视物模糊、双眼烧灼感等眼部不良反应,汇报探讨了ADC药物的眼部毒性,以及如何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眼部不适,为肿瘤药物治疗中的眼部安全性监测提供了新的关注点。

 

儿童髓母细胞瘤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的挑战:郭晨晨药师汇报了一例6岁髓母细胞瘤儿童患者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病例,针对该患儿化疗后出现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儿童升血小板治疗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估与讨论,对于升血小板药物在儿童人群中的合理应用,提出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生殖细胞瘤患者化疗期间出现心动过缓的探究:石凤药师汇报了一例生殖细胞瘤患者化疗期间出现心动过缓的病例。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了心动过缓的情况。通过详细的治疗过程和检查结果分析,筛查了药物与疾病的影响,评估了对症处理措施,并提出了药学监护建议给出了药物处理措施,强调了在化疗过程中对心脏毒性的监测和管理中药师的重要性。

 

生殖细胞瘤患者血液学毒性的药学监护:董心仪药师汇报了一例13岁生殖细胞瘤患者化疗联合放疗后发生血液学毒性的药学监护。患者在综合治疗后出现血液学毒性,汇报详细介绍了毒性监测、药物选择与剂量调整等药学监护措施,展现了药师在儿童肿瘤治疗中的专业关怀与精准管理。

 

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潘莹、魏雪、梁蔚婷、李晓燕、房财富和刘澍老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刘超然老师以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的柴艳冬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围绕会议主题,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实践经验出发,分享了众多独到的见解和前沿的研究成果。

三院的药师们携手共进,通过病例汇报与分析,不仅分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更碰撞出了学术的火花,为临床药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期待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

 

来源:药学部

文:梁蔚婷、刘超然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