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培荣团队研究获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奖

2024-07-07

近日,在2024年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 ASCRS)年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丁培荣教授团队的文章“Neoadjuvant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 Improves Organ Preservation in T4bM0 Colorectal Cancer With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荣获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奖(the Robert W. Beart, MD, Impact Paper of the Year Award)。

该奖项由全球结直肠外科领域最权威的期刊《结直肠疾病》(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DCR)主编评审,每年仅评选出一项研究,并在ASCRS年会上颁奖,颇具含金量。

 

T4bM0结直肠癌的传统治疗策略是联合脏器切除术(Multi-Visceral Resection, MVR),但存在R0切除率低、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局部复发率高等不利因素。近年来,新辅助化疗/放化疗开始逐步应用于T4bM0结直肠癌,可以有效缩小手术范围、减少创伤并改善患者预后。错配修复基因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dMMR)结直肠癌由于错配修复功能的缺陷导致肿瘤产生大量的突变和和新生抗原,从而引起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在分子、病理以及临床上都有独特的表现。但是这类亚型的结直肠癌的影像学特征暂无研究报道。

结合上述背景,丁培荣教授团队推测:(1)dMMR分子分型与影像表现为局部巨大肿瘤(T4bM0)的表型可能相关;(2)dMMR T4bM0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治疗可能优于传统的新辅助治疗策略。

因此,丁培荣教授团队首先对本中心268例影像诊断为T4bM0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对肿瘤位于近端结肠者(包括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约45.0% T4bM0结直肠癌分子分型为dMMR。进一步,研究者根据不同初始治疗方式(直接手术,新辅助放化疗/化疗,新辅助免疫治疗)对70例有完整手术资料的dMMR T4bM0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开腹手术率(P<0.001)和联合脏器切除率(P=0.025),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P=0.004),改善无病生存率(直接手术组、新辅助放化疗/化疗组和新辅助免疫治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9%、47.1%和100%,P=0.007)。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影像学特征与特殊分子分型相关,其意义在于:临床上能够应用影像分期和肿瘤部位可以初步识别免疫治疗中获益的dMMR结直肠癌患者。所有初诊影像诊断为T4bM0结直肠癌患者,要考虑dMMR可能性(肿瘤位于近端结肠者dMMR可能性更大),这类分子分型的患者采用新辅助免疫治疗比传统新辅助治疗策略显著的改善手术安全性、保全器官功能以及改善远期预后。

丁培荣教授是论文通讯作者。结直肠科韩凯副主任医师是论文第一作者,结直肠科唐京华副主任医师、廖乐恩博士研究生和姜武副主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主要研究者简介:

丁培荣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科学家,美国外科学院Fellow (FACS)、美国斯隆凯特琳纪念癌症中心访问学者。曾获美中抗癌协会(US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USCACA)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基金会(US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NFCR)联合颁发的第一届USCACA-NFCR 青年学者奖(the USCACA-NFCR Scholar Excellence Award,2011);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主办的第二届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2015);第七届医学家年会“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新锐”奖(2022);美国结直肠外科医生协会颁发的2023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奖(唯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大学5010项目等多项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遗传性结直肠癌分子筛查及其免疫异质性,基于多组学技术的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敏感性预测及策略优化。以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在Lancet Oncol、Cell Res、Nat Commun、J Natl Cancer I、Ann Surg、EBioMedicine、J Natl Compr Canc Ne、J Immunother Cancer、Int J Cancer、Eur J Canc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学术兼职包括遗传性结直肠癌临床诊治和家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策略专家共识、结直肠癌肝转移MDT临床操作共识专家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遗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韩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CSCO-桐树基因肿瘤研究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治疗耐药,以第一作者(含共同)身份在JCI、JITC、Oncogene(2篇)、Mol Cancer、Cancer Lett(2篇)、DCR等期刊发表论文。

 

关于期刊:

《结直肠疾病》(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DCR)是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官方期刊,是公认的结肠、直肠和肛门疾病研究的权威期刊,出版原创研究、综述、简短通讯等文章。50多年来,DCR一直是结直肠外科医生和胃肠病学家在此专业领域中交流与传播外科医学知识和信息的首选杂志。

 

来源:结直肠科

文:韩凯、廖乐恩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