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肿超声造影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培训班圆满收官
五月羊城,漫步逢新翠,放眼皆生机。2024年5月11-12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造影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培训班”在广州远洋宾馆举办,本次学习班吸引了省内外200名学员参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超声造影(CEUS)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超声成像技术之一,被誉为无创伤性微循环血管显影,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心电科自开展超声造影以来,完成了近5万余例超声造影检查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项学术成果发表在Radiology等高水平期刊上并被国际指南应用。科室于2023年6月成为全国首家西门子医疗肝脏超声造影及介入超声医学诊断示范中心,在国内学科影响力日渐增强。
造影示教
5月11日下午,首先进行的是超声造影示教环节,会场连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科造影诊室,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科副主任林僖主任医师为大家示教,她准备了不同代表性病史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造影鉴别诊断操作和解说。护士左菲菲老师介绍并演示了示卓安造影剂的配药流程,注射流程和注意事项。
超声造影示教全程由郭智兴副主任医师现场主持,他还对患者的病例及诊断作补充分析。大家踊跃举手发言提问。
周建华主任就当天示教病例中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等几种疾病的临床和超声造影特征、超声造影操作细节、鉴别诊断等方面,与学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
造影示教和讨论结束后,邹如海主任医师详细解读了超声造影在介入和术中超声中的应用与研究。5月11日下午两个环节的精彩分享为此次培训班缓缓拉开了序幕。
开幕致辞
5月12日上午,开幕式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心电科主任周建华教授主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副院长为本次会议做欢迎致辞,对全国各地参会的专家同道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充分肯定了超声造影在肿瘤诊断、器官功能评估、引导介入操作方面的重要意义。
随后,周建华主任向与会学员介绍了科室应用超声造影的历史和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本次培训班的议程安排。会议分成三个环节,一是5月11日下午已进行的超声造影示教,二是专题理论授课,三是超声造影病例讨论。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的授课还加入了许多前沿进展的精彩分享,周主任希望各位学员能加深对超声造影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所收获。
。
专题授课
授课环节分别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心电科裴小青主任医师、黎剑主任医师、韩峰主任医师、刘敏副主任医师、李擎博士、刘玉博副主任医师、湖南省肿瘤医院王志远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黄伟俊教授担任主持。
本次会议邀请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张耀军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颖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许尔蛟教授、深圳大学陈昕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孙德胜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严飞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许晓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任杰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徐作峰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满霞教授以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郑玮副主任医师、周建华教授、刘隆忠主任医师,紧密围绕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科研领域的应用与研究,作了精彩绝伦的专题汇报。
在会议期间,为了深化对企业超声造影技术发展的探讨,特别设置了一场富有洞见的企业专题会。通过病例分享、参数设计及药物配置,帮助参与的超声超声医师理解疾病的实际临床诊疗,更好地促进超声造影技术服务于临床。
病例讨论
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现场学习热情高涨,行业中的专家代表们倾囊相授,呈现了一场知识丰富、见解独到的学术盛宴。学员们沉浸其中,收获颇丰。不知不觉到了最后的环节——超声造影实战篇(病例讨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建伟副主任医师用超声造影病例实战检测学员的培训效果,展示相关病例:肝腺瘤和中高分化HCC鉴别,炎性病灶和ICC鉴别,异常灌注-炎性病灶、ICC和转移癌鉴别,学员根据病例来鉴别诊断结果并给予诊断依据。他以幽默诙谐的谈吐与学员们互动,言辞生动、引人入胜,使得学员们情绪高涨,积极回应。此次培训效果显著,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超声造影诊断能力,更是点燃了他们学习和探索超声造影领域的热情。
周建华主任为本次培训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超声造影是当前超声医学发展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近几年更是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和认可,也是中肿超声科最具有特色的鉴别诊断技术。直至今日,累积了大量的优质造影病例,以供同仁们参考学习。本次培训班秉承服务临床的宗旨,通过数位专家的指导和大量病例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中肿超声科团队在超声造影技术中的实力水平,对学员医院规范开展超声造影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周主任为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学员收获丰硕,满载而归。
文:李晓娴、周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