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肿这两个专科获评首届岭南护理名专科

2024-05-15

56日,广东省护理学会成立95周年暨2024年国际护士节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广东首届岭南护理名专科、第三届岭南南丁格尔优秀护士等推选结果名单公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静脉治疗护理专科、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科获评首届岭南护理名专科。

 

郑美春(右)、李佳(左)代表两个专科领奖

 

静脉治疗护理专科:为患者搭建生命线

 

PICC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因安全性好、留置时间长,还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所导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对需中长期输液的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来讲,是极为重要的生命线

 

中心导管门诊成立于2006年,近20年间开展了诸多新技术、新项目:201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B超引导穿刺技术,2015年开展心腔内电图PICC定位技术,2016年成立血管通路MDT团队,开展医护联合下肢PICC置管技术和手臂输液港置管技术,2018年开展全国首例隧道式PICC置管......服务量位居华南地区榜首,切实解决广大肿瘤患者难题。

 

 

2021年,华南地区首个血管通路智慧系统全面上线,该系统涵盖置管记录、维护记录、并发症跟踪、划价收费于一体,实现了血管通路智慧化管理,极大地改善了患者就诊体验。

 

静脉治疗护理专科牵头编制国家级静疗相关指南1部、专家共识1部、国家级团体标准1部、省级团体标准1部,参与编制团体标准10余项,获得静疗科研基金立项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SCI 20篇,其中3篇文章被2024INS指南引用。

 

作为盟主单位,2022年静脉治疗护理专科牵头成立全国肿瘤血管通路专科联盟,涵盖全国22个省、139所肿瘤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开设首个血管通路门诊,开展静疗新技术,服务量新增300%,跃居西北地区第一位,推动西北地区静疗发展。

 

此外,积极开展静疗专科教育,每年举办国家级或省级静疗培训班,推广静脉输液治疗先进技术;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静疗专科护士及进修生近50名,帮助基层医院培养静疗人才。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科:照亮黑暗的点灯人

 

你知道吗?造口不是一种疾病,仅仅是一个排泄的通道。但是,造口不像肛门,患者不能主观控制排泄,因此要佩戴造口袋来收集排泄物。造口人也因此不仅要承受身体形象的改变,还承受着来自内心、社会的重重压力,部分造口人甚至因为不懂得正确护理造口而变得不能正常地工作、生活和社交。造口手术虽是救命稻草,却也是患者们恐惧的来源。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忧虑,90年代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万德森教授酝酿创办一所培养造口治疗师的学校。2001年,中肿造口治疗师团队协助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造口治疗师学校。这所中国造口护理界黄埔军校至今已培养出600余名国际认可的造口师,为中国造口伤口失禁事业奠定了师资基础,把专科的种子布满全国,成为我国造口事业史上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2001年,中心开设了造口门诊。近5年来,造口门诊的服务量均超过10000人次,为造口人带去了勇气、重生和希望。

 

 

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每年承办中山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和广东省护士协会粤港澳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班,同时也是多家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机构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是广东省护士协会、广东省护理学会、中山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中华护理学会等培训机构所属的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继续教育方面,近5年承担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项、省级继续教育11项。

 

在广东省护理学会成立95周年暨2024年国际护士节大会上,还有哪些中肿人获奖?一起来看看~

 

第三届岭南杰出护理工作者:李佳

 

第二届岭南护理专科名护:静脉治疗护理专科护士 范育英

 

第六届岭南百佳护理工作者:

十佳独门绝活:陈林敏

十佳沟通能手:刘芬

十佳护理创新发明能手:蒋梦笑

十佳护理科技工作者:张惠婷、周洁

十佳护理管理者:石思梅、周志欢

十佳护理科普工作者:李金波、吴晓丹

 

生命需要呵护,健康需要守护

让我们一起携手

为健康护航,为生命点赞!

 

来源:护理部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