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院协会核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圆满召开

2024-04-30

为推动核医学高质量发展,加强广东省核医学区域平衡建设,广东省医院协会核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于4月21日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敏涓、协会核医学管理专委会樊卫主委及专委会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冯彦林主任主持下,刘敏涓副会长首先发表致辞。

 


 

刘敏涓副会长表示,在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大力建设核医学科的时代背景下,核医学事业发展迎来大好前景。广东省医院协会以及核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为广东省核医学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她鼓励在座同行既要发扬长处、开拓创新,继续为临床诊疗贡献力量,提出新的诊疗方案、发明新的核素药物,依靠科研成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要起到带头帮扶作用,解决核医学专业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基层科室建设出谋划策,回归更好服务患者的初心,做到面向国际“走出去”,面向基层“走下去”,使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

 


 

接下来,樊卫主委进行2023年全委会工作总结。樊卫主委就2023年专委会学术会议、医疗领域反腐败文件传达和医院协会制定任务完成度等方面进行了工作汇报。他表示,广东省核医学正在高速发展,克服诸多不易,建立起多个高质量平台,拥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发展必然伴随着问题,由于核医学科建设、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同时涉及辐射是强监管行业,依然存在着科室建设和管理经验欠缺等问题,后续要比照具体质控指标,切切实实改进,提高管理经验。樊卫主委部署了专委会2024年工作任务。最后,他鼓励在座专家同行要为青年才俊创造更多的条件,为核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会议进入学术交流环节。受近期极端天气影响航班停运,外地专家未能抵达会场,改为线上授课。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余飞教授的授课题目是《未来已来,α核素药物治疗》。他从α核素药物的历史溯源引出,讲解了其比较优势、生物学效应、不同核素和不同的靶向载体的特性和优缺点,以及211A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225Ac-PSMA-617治疗前列腺癌、225Ac-DOTATATE治疗转移性嗜铬细胞瘤等国内外新开展的临床试验进展。余飞教授指出,α核素药物是一片蓝海,目前面临着核素产能、非靶毒性、治疗剂量测定等临床瓶颈,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原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主任,二级研究员周启甫教授讲授《α核素环评相关问题》。他介绍了我国核医学的机构、人员、设备、检查项目、放射性药物等的概况,α核素药物的特性、生产流程、治疗特点,以及从场所分级、辐射防护、放射性废物管理、辐射监测等方面讲解了辐射防护操作和监管要求。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胡莹莹副主任分享了中心PET显像结构化报告的经验。胡莹莹副主任分析了中肿核医学既往检查项目在各个病种间的分布以及各个临床医生的选择差异,提出准确有用的报告可以获得临床认可,继而影响诊疗的选择。她指出,本科室正在使用的多癌种结构化报告,在与临床沟通中不断打磨,有利于年轻医生依靠先验经验快速达到合格水平,可以减轻后续科室报告数据质控以及数据清洗负担,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效率,而且积累的结构化数据方便后续的大样本回顾性研究。


 

联影中央研究院临床设计与验证中心主任张政博士分享PET/MR设备年度质控的经验。他介绍了PET/MR系统组成及特点,上海市地方标准PET/M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各个机构制定推荐的PET质控标准及规范,包括NEMA性能测试标准、EANM质控测试指南等,并举例介绍了空间分辨率、灵敏度、计数率性能、图像质量、飞行时间分辨率等项目的质控方法。

 

主持嘉宾风采:


 

讨论嘉宾风采:


 


 

最后,樊卫主任委员作会议总结。核医学科处在风口期,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学科整体发展也极不平衡;核医学的学科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素药物研究,药物研究就涉及到物料平衡和药物代谢,做放药研究的同时也需要适当关注普药;基于核素显像的临床研究,需要在IIT研究的框架下进行,符合伦理,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结构化报告的使用,可以结合临床需求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提高水平,保证报告质量;部分地区核医学治疗病房运营困难,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核素治疗药物,提高学科竞争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核医学科

文:蒋永泺、贾进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