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丨免疫治疗作为MSI-H直肠癌的治愈性疗法

2024-03-25

202431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丁培荣张晓实潘志忠教授领衔的多中心团队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官方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在线发表了题为“抗PD-1治疗作为根治性疗法治疗错配修复蛋白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MSI-H直肠癌的长期结局的文章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dMMR/MSI-H直肠癌免疫治疗后采取观察等待策略样本量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

既往研究发现,dMMR/MSI-H局部晚期直肠癌对PD-1抗体具有极佳的响应性,病理完全缓解率高达55-67%提示新辅助抗PD-1治疗具有作为该人群根治性疗法的巨大潜力。多项小样本研究显示,dMMR/MSI-H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观察等待疗法能使患者避免放化疗及手术,短期结果理想。然而,目前针对该疗法的研究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长期肿瘤学结局仍不明确。

基于上述背景,丁培荣、张晓实、潘志忠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联合云南省肿瘤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开展了以PD-1抗体免疫治疗作为dMMR/MSI-H非转移性直肠癌根治性治疗手段的多中心真实世界队列研究

研究纳入了来自四家中心24名采用免疫治疗作为根治性治疗的dMMR/MSI-H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接受PD-1抗体免疫治疗获得cCR后未接受手术、放疗或者化疗,而采取每三个月一次的密切随访。经过中位29.1个月的随访,无一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该队列3年无疾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均为100%既往研究表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观察等待疗法肿瘤再生长高风险时间为观察的前两年内,两年后再生长风险明显降低。本研究中位观察时间达到29个月,已跨越肿瘤再生长高危时间窗,提示多数患者可能已经获得治愈。

24例患者的泳道图:经过免疫治疗后患者持续保持无瘤状态,无一例出现复发或转移

 

本研究通过长期随访为抗PD-1治疗后达到cCRdMMR/MSI-H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器官功能保全提供了重要证据。研究结果提示免疫治疗可作为该人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不仅实现器官功能保全,而且获得长期生存。免疫治疗已经深刻的改变了dMMR/MSI-H结直肠癌的治疗格局。这一类型的直肠癌的治疗原则需要及时调整,既往“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将被“以免疫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所替代。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丁培荣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结直肠科潘志忠教授、生物治疗科张晓实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李云峰教授是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博士研究生余杰海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结直肠科博士研究生廖乐恩及肖斌毅博士、云南省肿瘤医院张璇博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勇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爱文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https://jnccn.org/view/journals/jnccn/aop/article-10.6004-jnccn.2023.7096/article-10.6004-jnccn.2023.7096.xml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