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的那些事儿

2019-07-02


       不少人到医院看病,手里揣着检查单,却不知道用意何在。如果我们提前了解一些检查项目,知道检查之前该做哪些准备,又该注意哪些问题,这样有备而来,是不是就会减轻看病的紧张迷茫感?
       尿常规是三大常规检验之一,所谓“常规”,既是说明了这个检查的普适性,又说明了其重要性。三大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和尿常规,多数人知道血常规却忽略了大便常规和尿常规。恰恰尿常规检查标本常由病人自身留取,而标本的正确留取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目前,本室常收到不合格的尿标本,下面就来跟大家聊聊尿常规检查,包括如何正确留取尿标本、尿常规检查报告流程、尿常规正常值和异常值临床意义以及如何读懂尿常规化验单。

    尿常规检查什么,为什么要做尿常规检查呢?
       尿液常规检查(以下简称尿常规)包括尿干化学+尿沉渣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人工镜检来进行分析检测尿液。尿常规对于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以及糖尿病的筛查具有重大意义,更是明确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依据。
尿常规检查什么?尿常规检查一般会检查以下项目:
  1、尿比重
  2、尿酸碱度
  3、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酯酶)
  4、尿亚硝酸盐
  5、蛋白质
  6、葡萄糖
  7、尿酮体
  8、尿胆原
  9、尿胆红素
  10、潜血
  11、尿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

   尿常规报告单,它是如何产生的呢?



       据统计,检验结果误差中有60~70%可溯源至分析前环节,也就是化验标本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标本不符合质量标准,即便是很好的仪器、试剂、技术人员、质控品和标准品等也无法解决造成的误差。 而错误的结果不如没有结果,因为错误的结果很可能会让医生误诊漏诊,让病人延误或错误治疗。所以,为了拿到一张准确的尿常规报告,患者朋友们在化验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尿常规标本的采集方法:



    尿常规标本留取注意事项:

  1、留取中段尿,不少于10毫升。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 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2、门诊患者,可留取晨尿或随机尿,留尿前请勿大量饮水稀释尿液,1小时内送检
  3、病房患者,最好留取清晨第二次尿液,留取后尽快送
  4、女性应避开经期,女性要清洗外阴,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5、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6、尿常规检测前请勿大量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C可能会对尿隐血、尿糖、尿胆红素以及亚硝酸盐等化验项目产生严重的干扰,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7、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尿常规正常值和异常值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结果通过检测尿液尿液颜色、浊度、比重、酸碱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酯酶)、亚硝酸盐、蛋白质、尿糖、酮体、尿胆原、胆红素、潜血、红细胞、 白细胞等指标,来判断尿液是否正常,人体是否存在健康隐患。


       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值和异常值临床意义参考如下:





       以上只能作一个简要的介绍,要知道,任何一项异常的背后都存在着许多种可能,往往需要医生更精准的判断和进一步的检查。


    尿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尿常规检查项目中的尿液中蛋白、糖及酮体、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在正常情况下指标均为阴性。如果蛋白阳性,提示有患高血压、肾脏疾病的可能。如果酮体阳性,需做进一步检查。如果发现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则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须引起重视;如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须及时治疗。
       检查结果中的加号是什么意思:在尿常规检查中,干化学项目正常的检测结果为阴性,一般用(-)表示,而呈阳性则用“+”号表示,“+”号越多,表示超标越多。
       总体来说,只要有(+)或者异常升高的数值就意味着存在不合常理的因素,需要进一步判断病因。至于每项是什么意义,在这里只作吧一个简要的介绍。要知道,任何一项异常的背后都存在着许多种可能,往往需要医生更精准的判断和进一步的检查。

       这样看下来,貌似一张小小的尿常规检查报告单也含有很大的信息量;所以要正确采集尿标本,及时送检,重视异常的检验结果。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