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检验科年度报告

2022-05-05


(一)人员及构成
       至2021年12月,检验科共有工作人员57名,其中检验技术员54名,医师1名,工勤岗人员2名。高级职称构成主要有主任技师2名,副主任技师 10 名,主管技师18 名。研究生以上学位组成主要有博土 4名,硕士20名。科室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导2名,已培养研究生 10名。  


图1:2021年检验科全体人员合影(摄于越秀院区正门)


(二)本年度工作亮点
       2021 年新冠病毒疫情常态化管控下,检验科全体人员严格遵守医院防疫政策,积极响应报名支援抗疫前线,在6月广州疫情期间派出16人参加医院核酸采集志愿者队伍,为广州抗疫助力。3月黄埔新院区检验科全面开展工作,开启双院区运行模式,全年临床检测工作量 4284 万项,其中越秀院区工作量 3664 万项,黄埔院区工作量 619 万。两个院区全年开展各类新项目6项,包括微生物质谱鉴定、血清肌酸激酶-MB 同工酶质量测定、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血气分析检测。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参加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室间质评69 次、广东省临检中心举办室间质评26次,总共达600 多项次,所有参加项目中 95% 项目成绩达到 100 分;日常开展室内质控项目 300 多项目,各项目CV% 都稳定在行业目标的允许范围内。在科研方面,科室人员全年发表SCl 论文总数 13篇,其中1F>5的论文8篇,其中有2篇文章1F>20分;获得院内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在教学方面,新晋博导 1名,硕导2名,派出 1名副高职称主任技师下沉基层,全年培养研究生3名,带教规培生 1人、实习生13人,进修生 2人,并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21 分子诊断临床应用前沿论坛暨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诊断专委会学术年会和华南肿瘤病理分子诊断中青年专家协作论坛”。
 

图2:2021年黄埔检验科开业,科室前辈参观指导和合影(摄于黄埔院区正门)

  

图3:2021年室间质评项目合格证书


(三)医疗技术和项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检验科共设有两个院区,分别是越秀院区和黄埔院区。其中越秀院区实验用房约1200平方米,设有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流式细胞学检验共6个专业组;黄埔院区实验用房约996平方米,设有临床检验、生化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流式细胞学检验共4个专业组。检验科拥有一批先进的检验仪器,开展300多项临床检验项目,主要有:日立LST008A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特种蛋白仪、罗氏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Cobas801/ Cobas702/ Cobas602/Cobas 8000、罗氏Cobas123血气分析仪、雅培I2000发光分析仪、法国梅里埃BACTEC/ALERT VIRTUO血培养仪、VITEK2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 MS飞行时间质谱仪、赛沛 GeneXpert 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美国贝克曼NAVIOS及BD CantoⅡ流式细胞仪、美国DIGENE公司DNA杂交捕获仪、日本京都公司AX-428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美国IRIS公司IQ200尿沉渣分析仪、日本SysmexCS-5100纤溶/凝血分析仪、日本Sysmex XN 2000/XN 9000/ XN 350血细胞分析仪、迈瑞Mindray公司BC-6000PLUS全自动血球分析仪,金洹自动粪便分析仪JHAFA-II,法国Sebia全自动电泳分析仪、罗氏RSA Pro EC样本前处理、罗氏Cobasp671/612样本前处理、Cobasp701后处理、瑞士Tecan EVOlyzer150/8和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等一流先进设备。


图4:越秀院区各专业组成员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