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病理性骨折的治疗简介

2020-06-08

      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可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的骨质破坏,会导致局部骨皮质的不连续,这样受轻微外力即会发生骨折。这种因骨骼部位本身有病理性的变化存在而使骨的强度减弱而发生的骨折,就称为病理性骨折。

      对于肿瘤医院的患者来说,病理性骨折的原因多是由肿瘤转移导致,我们今天就介绍一下四肢病理性骨折常见的治疗策略

      首先要明确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目标,对于出现骨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骨科的处理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1. 最大程度缓解疼痛;

      2. 保留和恢复功能,稳定骨骼,尽量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风险

      对于肿瘤骨转移的患者,其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对症处理(包括疼痛管理、护理指导等)、继续全身性抗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放疗(包括外照射或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等)、手术和热消融术(通常仅用于病理性骨折倾向或疼痛难以控制的患者)等多个学科多方面的诊疗

      对于常见的有四肢病理性骨折(尤其是下肢骨折)倾向的患者,我们通常会用Mirels评分系统(见表格1)初步评估患者手术内固定干预的必要性。常用的手术内固定方式可以选用钢板、髓内钉。对于某些晚期癌症患者,如果骨病变是原发部位以外唯一癌灶的患者,整块切除转移灶可使局部肿瘤控制最佳,持久缓解疼痛,并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所以这时甚至可能会推荐患者选择局部的肿瘤整块切除后进行假体置换。总而言之,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推荐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这里我们举个例子,一位中年男性患者肠癌规范化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查发现单发骨转移,病灶位于右股骨颈及转子区域(3分),有明显的溶骨型改变(3分),最严重区域骨皮质的受累超过2/3(3分),那么哪怕这个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此时也会建议进行骨科手术干预。由于单发肿瘤转移,并且患者一般身体情况较好,此时就建议患者行肿瘤的整块切除后假体置换
    


      因为肿瘤患者的特殊性,我们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很多时候甚至需要多学科团队(MDT)讨论会诊,给出个性化意见。所以有时候尽管患者手术意愿很强烈,但是因为肿瘤情况预后很差或者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手术,这时候手术风险大,获益有限,骨科医生也会不建议再手术干预,而是建议选择保守的治疗方式。反之亦然,有时候患者对手术顾虑很大,但是他肿瘤情况预后较好,骨科手术获益大于风险,这时候仍会积极建议手术干预。

表格 1: Mirels评分系统。



病灶位置


疼痛程度


病变类型


骨皮质破坏程度


分数


上肢


轻度


成骨型


white" lang="EN-US">3


1


下肢


中度


混合型


white" lang="EN-US">13 ~ 23


2

转子周围

重度

溶骨型

white" lang="EN-US">>23


3

合计12分,≤7分表明病理性骨折风险较低(
作者:吴昊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