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长包块,竟是骨肉瘤!90后的他因这个举动获救
经历一次生死劫后,毛先生才知道,看似“安安静静”的肿瘤也有凶残的一面。
30岁的他半年前无意中发现自己左胸壁出现一个包块,不痛也不痒。既然包块如此“安静” 他自恃身强力壮,不以为意。
没想到,半年过去了,看似“安静”的肿块一直在悄悄长大,毛先生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到当地医院就诊后,他惊讶地得知,自己左胸部的包块很可能是“骨肉瘤”。
这是一种恶性骨肿瘤,多见于成年男性。此时,毛先生所患的肿瘤已经侵犯到脊椎多个椎管。当地医院医生告诉他,肿瘤范围太大,手术机会渺茫,只能姑息治疗。他顿时感到五雷轰顶,万念俱灰,心情低落到谷底。
迫于无奈,毛先生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姑息化疗,没想到化疗后症状越来越严重,直至呼吸困难。
肉瘤MDT团队 精准定制“求生方案”
不甘心仅仅30岁的生命就这样落幕,毛先生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慕名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骨与软组织科王晋教授门诊求助。
在仔细查看患者情况后,王晋教授立即为毛先生安排了紧急MDT会诊。眼看毛先生呼吸困难症状一天天加重,中肿肉瘤MDT团队分工协作,与时间赛跑。
影像学检查和会诊病理证实,毛先生所患为软骨母细胞性骨肉瘤。盘踞在他左侧胸壁巨大软组织肿块,已侵犯到胸4-8椎管,椎体及部分附件肿瘤浸润,左下肺压缩性肺不张,胸腔还有积液。
由骨与软组织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微创介入科等多学科组成的中肿肉瘤MDT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多次为他进行联合会诊讨论,最终确定了“新辅助化疗 +手术治疗 +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时间就是生命,治疗早一分,挽救患者生命的机会就多一分!诊断明确后,立即对毛先生进行了骨肉瘤的新辅助化疗,短短3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肿瘤也较化疗前明显缩小。毛先生终于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新辅助化疗前后对比
挑战高难手术 MDT再次立功
在为毛先生高兴的同时,王晋教授明白,化疗效果显著只是胜利的一小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才能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这是骨与软组织科多学科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反复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王晋教授团队决定对毛先生采取“前后路联合T4-8椎体肿瘤En-Bloc切除+ 左第5-7肋骨切除+ 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 +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这一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稍有不慎就有损伤脊髓的风险,造成患者截瘫,国内类似高难度手术鲜有报道。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骨与软组织科术前与手术麻醉科、ICU、输血科及手术室骨科专业护理团队多次反复商讨手术细节,做好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
在各科室的倾力配合下,王晋教授主刀,电生理全程监测,经过10余小时的手术,毛先生的肿瘤终于整块切除。手术过程中,多学科手术团队配合默契,术程顺利平稳。
骨与软组织科团队为毛先生定制3d打印假体
毛先生重获“新生”
话你知——多节段脊柱肿瘤整块切除术
多节段脊柱肿瘤整块切除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被称为骨科领域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在国内有能力开展相关手术的医院少之又少。
中肿骨与软组织科已常规开展多节段脊柱肿瘤整块切除手术,标志着该院脊柱肿瘤外科治疗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与国际接轨。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陈鋆 文朝阳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任珊珊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