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耶鲁大学妇瘤专家来我中心妇科访问交流
2019年1月22 日上午,新春的暖意中,我们迎来了耶鲁大学医学院的Elena Ratner和Dan-Arin Silasi教授到访,在我中心妇科进行了4个小时内容丰富的访问交流。

早交班后,妇科主任刘继红教授用英文进行了教学查房。在妇科一区病房,童冲杰、刘志民、周虎(进修)等几位年轻医生在床边汇报病史后,刘主任引导大家和Ratner教授、Silasi教授一起结合实际病例对一些临床问题进行了讨论,两位美国专家也介绍了耶鲁大学医学院对妇癌病人的常规诊治流程,并对查房的每个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查房中让两位美国专家惊讶的是:我中心妇科收治病种之齐全,晚期和复发病例之多,患者之年轻……。他们还发现,妇科有高比例的住院病人参加了各种各样的临床研究,对此,两位专家表示非常赞赏。而我们的患者也对这天的“国际会诊”感到非常惊喜,有两个年轻患者听懂了一些我们讨论的内容,还用英文向二位美国专家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随后,大家来到妇科会议室进行圆桌会议。Ratner教授做了题为“Path to cure, the maintenanc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的学术讲座。她指出,以往认为卵巢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诊断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但耶鲁大学最近的调查显示,很多患者来就诊前的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就已经出现了持续性的腹部不适,这在卵巢癌早期筛查中应当引起重视。另一个困扰妇科肿瘤医生的问题是,卵巢癌患者复发率高,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无病间隔将逐渐缩短。近年,在数个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中,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使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明显增加,是30多年来卵巢癌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在美国,推荐对卵巢癌患者进行包括BRCA在内的多基因检测,以指导PARP抑制剂以及更多靶向药物的使用。

Ratner教授对卵巢癌精准治疗的发展也充满期待,她认为未来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肿瘤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而非局限于病理分型。二代测序、肿瘤原代细胞培养、PDX模型、循环肿瘤DNA检测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帮助我们为每个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也要求肿瘤医生不断更新治疗理念。
冯艳玲医生汇报了两个复发性宫颈癌和复发性卵巢癌病例,大家围绕这两个复杂病例,对宫颈癌的微创手术问题和卵巢癌的靶向药物的应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匆忙从手术室赶来的黄鹤医生汇报了妇科一项5010项目研究的结果——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Ratner教授和Silasi教授对我们这项长达十年、入组千例患者的临床研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刘继红教授介绍说,中国的宫颈癌患者数量远多于欧美国家,我们还正在开展4项宫颈癌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旨在为优化宫颈癌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更高级别的证据。两位教授对此赞誉有加。

这场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妇科的医生和研究生们感到收益匪浅,也向美国专家展示了我们的工作和实力。Ratner教授和Silasi教授在访问结束时,一再表示此行让他们印象非常深刻,并对刘继红主任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治学理念和过人的组织能力表示了由衷的钦佩,希望未来能有机会进一步交流和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