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治疗科召开2021年工作总结会
为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与不足、总结经验,梳理2022年工作发展思路,微创介入治疗科于1月15日召开了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赵明副主任、何晶晶护士长、张岩技术组长作科室医、护、技工作总结报告,回顾2021年科室在人才队伍、科研教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党建方面,微创介入治疗科党支部在符合疫情防控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召开组织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执行 “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发展1名正式党员、2名预备党员、2名发展对象、3名积极分子;支部组织开展两次党日活动;响应医院号召,积极参与“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纪律教育月”。
临床诊疗方面,2021年工作量再创新高,随着黄埔院区微创介入三区于2021年3月1日运营,科室全年住院人数达7341人次,较去年增长27.56%,手术量13284台,较去年增长32.07%,全年门诊量30895次,较去年增长20.5%,各项医疗指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综合目标管理达标。
教学成果方面,科室长期承担本科生、留学生、研究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生和进修生的授课、培训工作,现有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20名,硕士4名,2021年累计培养进修生63名。
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开展“百”家讲坛,经过几年的不断坚持,已成为微创介入治疗科的学术品牌,本年度共举办30次,邀请院外专家17次,本院专家5次,本科室专家8次;平均每两周一次的青年论坛共举办13次,邀请外院专家2次,本科室讲者11次。
科研创新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部级基金1项,省级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29篇,其中在JCO发表了HAIC对比索拉菲尼在晚期肝癌中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发明了针对术前导航及消融方案模拟系统的专利2项;组织编写《影像引导下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及《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参与编写《2020 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及《中国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主办多场学术大会,在国内外反响热烈。
获得荣誉方面,科室被评为2021年广东医院最强科室,获得2022中国肝癌规范行动“规范优秀诊疗团队奖”;作为国内肿瘤介入学界领头羊,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会、CSCO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主委单位,拥有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粒子治疗培训基地。2021年,黄金华教授被评为“广东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范卫君教授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党员,张福君教授获得第五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赵明教授获得2022中国肝癌规范行动“规范学术贡献奖”,顾仰葵主任医师获得“规范先锋奖”,高飞主任医师获得“肝癌规范治疗优秀团队奖”。

随后,范卫君教授、张福君教授致辞。他们表示,科室的发展和每一位辛勤奋斗的员工息息相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希望在医教研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途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