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胆囊息肉该怎么办?

2021-06-17

 
随着体检肝胆超声检查的普及,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胆囊息肉,全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黏膜壁上的赘生物。胆囊息肉多是体检查肝胆B超时发现,少部分患者因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胆囊息肉很常见,在整体人群中的发病率大于5%。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主要分两个类型,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大多数胆囊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主要为胆固醇性息肉,没有恶变倾向,无症状可不处理。肿瘤性息肉最常见为胆囊腺瘤,有恶变倾向,需要积极处理。


 


既然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那如何区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目前的肝胆超声并不能准确的判断胆囊息肉的类型。如果存在以下特征,考虑胆囊息肉为肿瘤性息肉甚至胆囊癌的可能性更大:1)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cm;2)胆囊息肉单发,息肉基底厚;3)胆囊息肉血供丰富;4)定期监测发现胆囊息肉进行性增大。


 


【胆囊息肉需要手术吗?】


胆囊息肉的手术治疗主要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要手术的情况主要是以下三种:1)考虑恶变:息肉直径大于1cm,单发,宽基底,富血供,进行性增大,肿瘤标志物升高等情况;


2)有明显症状:右上腹胀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3)合并其他胆囊疾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其他需要胆囊切除的疾病。


所以,当我们体检查出胆囊息肉,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大多数是非肿瘤性息肉,坚持定期复查,咨询专业医生,即可。但是,对于可能发生癌变的肿瘤性息肉,我们要非常重视,因为其一旦发展成为胆囊癌,预后将很差。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