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过去的一年里放疗科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科室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长足的进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0年1月2日,放疗科全体员工齐聚23楼会议厅召开年终总结大会,对上一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年度的工作展开规划。马骏常务副院长、孙颖副院长和彭望清副院长在会议上代表中心领导先后进行了致辞,肯定了放疗科在2019年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对科室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专业、更高效、更信息化”的要求,希望放疗科员工能够在2020年奋勇拼搏,获得更好的成绩。随后,韩非科秘书、林承光技术组组长、罗广文机修组组长、冯惠霞护士长、黄晓延副主任、邓小武副主任、高远红副主任、刘慧副主任、夏云飞主任先后就科室各项工作及总体规划做了相应的总结和展望。
马骏常务副院长致辞
孙颖副院长致辞
彭望清副院长致辞
医疗:精工细作稳提升,持之以恒保质量
2019年放疗科始终把“医疗质量是生命线”、“变被动为主动”作为医疗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渡过机器磨合期后,以良好工作状态积极应对放疗人数上升带来的机遇与压力。截止到2019年12月10日,年度治疗病人11735人,日治疗人次最高达1246人次;单放疗收费一项共计6.32亿元;面对设备更新、就医人次增加、科室各亚专业业务量持续增长的压力和局势,科室将继续促进患者分类管理,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效率;通过开展支部活动、学习活动等,进一步提高科室人员专业水平;强化国内外学科交流;加强病区与门诊护理联系,有效保障医院各项任务和工作的开展与顺利推进。
科研:莫道青山高万仞,勇毅笃行人为峰
在2019年,科室发表高水平论文共计99篇,总数与2018年几乎持平,包括IF>50分的共计2篇和IF在10-50分的共计4篇。两篇IF>50分的文章都来自于马骏教授课题组的鼻咽癌相关研究,包括一篇Lancet和一篇N Engl J Med,完成了漂亮的二连击,展现了科室走在国际前沿的鼻咽癌研究实力。此外,2019年马骏教授课题组的《诱导化疗联系同期放化疗治疗流病地区鼻咽癌:四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个体数据合并分析》研究结果被美国NCCN指南采纳。因在鼻咽癌研究中的突出贡献,马骏教授还授获2019年度CSCO年度成就奖。
在医学专著方面,科室也有所收获,技术组组长林承光教授主编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成功出版。
在基金方面,科室在2019年中标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国家重点项目1项,国家优青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和青年项目3项。
在科研项目方面,科室通过中心伦理审批的临床研究共计30项,涵盖了食管鳞癌、鼻咽癌等多瘤种,涉及肿瘤放疗、化疗、免疫疗法在内的多模式治疗探索。
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科室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2019年成功召开了第五届广州放射肿瘤学论坛、第3届国际头颈肿瘤研讨会等大型会议,参与筹划了广东省抗癌协会放疗专委会年会、中法放射肿瘤学术交流会等学术盛事。与此同时,科室还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在科室网站宣传的基础上,通过微信扩大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新闻影响力。
教学:上下联动传薪火,内育外引培新人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科室目前共有2017级、2018级和2019级共计43名学员,其中包括9名本院住院医师、8名委培医生、22名并轨专科硕士和4名社会学员。科室根据学员实际轮转情况,制定了分部位、分批次的集中考核模式,按照头颈肿瘤、腹部肿瘤、胸部肿瘤和盆腔/乳腺/普瘤四大类进行考察,取得了28名参考学员合格率100%的好成绩,这批学员也全部获得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即将为医疗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据了解,目前结业学员就业率为60.7%,17人将进入三甲医院,其中13人进入肿瘤专科医院,4人进入综合医院;结业学员深造率为39.3%。
在进修医生教学方面,科室招收了来自16省共计99名进修学员,包括一年制进修医生51人、专项培训41人、物理师44人和放射治疗师34人。
在研究生教学方面,科室共有在读研究生共计76人,包括博士30人和硕士46人,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泰和诚企业奖学金和中山大学2018-2019年度优秀学生等荣誉,科室研究生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32篇,其中IF>5分的共计10篇,包括张媛博士发表在NEJM的研究和吕佳蔚博士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和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两篇文章。同时,研究生也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的会议,其中2018级博士吕佳蔚参与了2019 ASCO Poster-Discussion大会交流。
技术:蹄疾步稳求创新,技术提升谋发展
在教学方面,除了培训一年制进修生外,短期专项培训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成果,Tomotherapy、Versa HD目前已经成为厂家的技师培训基地。在科研方面,技术组也发表了多篇英文文章和中文论著,出版《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编写完毕待出版书籍3本。积极参与了会议筹办,不仅承担了大量工作,而且在匠人工作室--放射治疗师才艺展示、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2019年CATRO、2019中国青年医师肿瘤科普能力大赛等多个活动中,取得了“卓越示范奖”、“优秀论文奖”、“优秀论文三等奖”、“最佳创意奖”等多个奖项。林承光主任技师成功当选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充分展示了中肿放射治疗师的风采。
在医疗工作方面,技术组在两名人员退休、机器更新维护导致平均少一台机器的情况下,抗住压力,做到了全年收治病人数量不下降的好成绩,每台机器创收都超过4000万元,最高的一台收入超过7千万元。同时,技术组自主研发固定膜代替进口膜,做到价格下降428.57%,顺利解决供货短缺问题,此外,技术组创新采用3D扫描患者体型,打印固定器,改写了X刀计划无法采集MR图像的历史。
物理:强基固本开新篇,精益求精做工作
邓小武副主任、黄晓延副主任汇报物理组工作
在2019年中,物理组不仅积极助力大型学术活动的开展和宣传,也继续坚持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ASTRO / ESTRO / ASMO / ESMO / AAPM /JASTRO等大型国际会议。通过遴选派出多名人员进行国际交流访问,还邀请来自美国NRG的Dr. Ying Xiao和来自UC-Davis的Dr. Rong Yi来访并进行了学术交流。2019年物理组共计主办/承办国家/地区级年会 3次,包括CSTRO物理、放疗技术,PPRA-RTOG;主办省级学术会议 5次包括GDMA 1、GDACA 2、GDBME 2;开展国家级继教学习班 3次,包括NPC治疗新进展、放射肿瘤学新进展、放射肿瘤物理应用与质量保证新进展。完成结题4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自然/省、市科技重点;在研项目3项,包括国自然/省自然/市科技项目;新增科研基金项目1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发明专利申请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著授权2项;论文发表(第1/通讯作者)共计高水平论文7篇,中文论文5篇;参与国内外会议报告6人次、获得CSTRO优秀论文、AI勾画软件1等奖各1项。
临床物理工作量截止12月16日成功做到万+例IMRT计划全部测量验证,实现计划总数增长近10%,SBRT/SRS计划大幅增加,包括计划设计与验证工作较2018年同比增长超过10%,模室工作除特殊固定类别均较2018年有明显增加。
护理:尽心竭力做护理,心无旁骛钻业务
2019年,护理组对于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了细化和完善,通过制作完整流程图、进行专项培训、严格按照流程推进等操作,有效提升了护理整体工作质量,并且获得了广州首家“放疗规范营养支持治疗示范病区”、“CINV规范化治疗示范病区”等多项荣誉。培养专科护士共计9人,包含肿瘤专科、心理专科、教育护士等多个类别的人才,参与了包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培训、TNT课程培训、内镜护理全国巡将会等多次行业活动,荣获中心优质护理病房、优秀带教科室、服务对象最满意科室、工作量贡献奖,还获得了“蔚蓝丝带天使行动疼痛全程管理护理技能大赛华南区总决赛”二等奖、广东省放射肿瘤学年会青年论坛演讲二等奖、广东省护理学会循证专委会循证实践成果二等奖、优秀规培护士、疼痛个案一等奖、中心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同时,护理组开展了多次专项培训,不仅为科室内人员提供学术支持,也接受全国各地综合医院/肿瘤专科医院护理骨干、护理管理者进修学习,并受邀参与多家医院的护理培训,,扩大了科室的影响力。
护理组在日常工作量显著增加、急救事件增加的情况下,依然做到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减少、各项护理质量考核优秀的好成绩,在护士对“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的知晓及执行率、输血服务符合规范率、特殊/高危药品储存、执行符合率、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等项目上都获得了100%的好成绩。
科研方面,在各类护理杂志发表论文18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主办了广州放射肿瘤论坛——护理分会,邀请多位护理专家进行专题汇报 ,全面阐述放疗患者的护理问题 ,市内外多家医院放疗科护理人员参会 ,收到同行的一致好评。并为科室举办的各类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推进了学科建设交流,参与河南省肿瘤医院护理学科“伴飞”计划。
党建与信息:党旗猎猎耀中肿,推动业务信息化
2019年,放疗科党支部在四位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紧密联系时政,开展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学习七一讲话”、“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等活动,充分发挥支部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提高科室成员的思想觉悟。此外,支部还开展了多次党日活动、进行了4次鼻咽癌患者放疗健康教育活动,参与策划了多场医患互动会和全国抗癌周等活动。
在2019年,第一党支部打造放疗患者健康教育基地。有1名预备党员转正,2名科室成员递交入党申请书。在2019年共嘉奖了校级优秀党员1名(韩非)、中心优秀党员3名(马骏、冯惠霞、陈春燕),获得了“七一”征文最佳组织奖。第二党支部携手广东省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赴粤东以“精准帮扶心系古城揭阳、质保质控助力平安放疗”的主题党日活动,有力地加强并促进了联盟医院“放疗质保质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另外,放疗科第二党支部联合三、四党支部,探讨艾滋病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行动融合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第三党支部开展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党日活动,联合第四党支部共同组织“党员先锋行,助力手把手”——简易呼吸球囊操作培训活动。第四党支部今年共有1名入党积极分子成为预备党员,4位入党积极分子。支部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六一前夕组织“书传小爱写绘童心”活动,联合第一党支部前往河源市人民医院组织帮扶活动,联合第二党支部制定艾滋病患者详细治疗方案,将6号机组设为“党员示范机组”,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科室不断完善MIP功能,对放疗全过程进行合理化管理,在放疗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实现临床试验和新技术病例稳步增长。另一方面,科室还通过AI和大数据平台技术,实现了部分靶区及正常组织器官自动勾画,使得医生靶区勾画时间大大缩短。
工程:工程团队英雄胆,积极奉献攻难关
2019年对于放疗工程组来说,是艰辛并成功的一年。全组成员坚持节假日加班工作,几乎牺牲每周末的时间进行机器的维护和保养,在减员1人的情况下,成功保障了12台加速器全员大负荷运转。通过全体组员的不懈劳动和预防性维护,做到了故障率下降0.8%的好成绩,并完成了12号机元旦换靶、11号机加速管更换、11号机磁控管更换、2号机加速管更换、处理8号机偏转过温、处理10号机鼠害等多项任务,切实保障放疗设备正常、高效、精确运转,为科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2019年,工程组接收了进修人员共计2名;新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疗专委会委员和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肿瘤粒子治疗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两项学术任职;参编两本书籍,包括《中国肿瘤粒子治疗工程技术年报》和《放疗设备及技术学》;实现医工结合,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广州市科技计划任务。
会议最后,夏云飞主任进行科室总结并答疑。他指出,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这一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在放射治疗新技术的引进、放射治疗平台整体的质控质保国际化和推进国际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的项目数和病人的入组数的工作中仍需努力,坚持不懈地将各项工作做到实处,巩固并提高科室全方位水平。不忘初心提能力,牢记使命谋发展,砥砺前行抗压力。对于科室来说,2020年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途就在脚下,新的时代催人奋进,新的形势刻不容缓,新的任务不容懈怠,新的成绩有待创造。在严抓质量、力求效率、勇敢创新的征途上,在中心为达成“三最一流”目标奋进的过程中,科室全体人员都会时刻铭记责任与使命,凝结智慧与胆识,挥洒热血与汗水,一路初心闪耀,一路热血拼搏,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筑梦中肿。我们相信在以后,必定会继续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探索更有难度的医学难题,实现科室和个人协同发展的同时,助力患者拥抱最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