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内科党总支:感君之苦、与子携行
你知道吗?
疼痛在癌症诊治患者及癌症幸存者中的发生率达61.6%,据估计,2015年我国癌症患者中疼痛人数已超200万。在癌症综合防治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癌症患者的疼痛问题也应得到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内肿瘤专科医院综合排名前三、并在国际已有相当影响力的华南地区最大肿瘤专科医院,我院2018年肿瘤住院患者人次达118712、门诊诊疗人次已达1030039。

面对庞大的癌症患者及其家属人群,中肿内科党总支、机关党支部、疼痛专科小组全体成员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在第16个中国镇痛周期间,开展了以“健康中国、有爱无痛”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将疼痛的预防、诊治中的医疗和护理以及人文关怀服务近距离送到患者和社会公众身边。

小can说cancer
疼痛,已被认为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在现代医学中,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癌痛是肿瘤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难题,大部分肿瘤患者的疼痛症状能够通过早期识别、规范有效的治疗得以缓解,然而约有五分之一的患者的疼痛为难治性癌痛,且在疼痛诊治过程中,癌性爆发痛的发生率可达33%~95%,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导致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的下降,还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支出。
国际疼痛学会自2004年始,将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世界镇痛日”;自此,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将每年世界镇痛日之后的一周定为“中国镇痛周”,并根据相应主题进行一系列活动推广,在提升医务人员对疼痛镇痛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高社会群体对疼痛的认识以及对及时防治疼痛的必要性的科学意识。今年10月开始至明年10月将被作为“世界抗痛年”,积极推进“全球预防疼痛年(Global Year for the Prevention of Pain)”为契机的主题活动。

基于此,已在全国癌痛管理方面享有较高声誉的中肿内科倡导全体党员办实事好事、回馈社会,举全科之力以单病种模式为各单病种癌痛患者,特别是难治性癌症患者搭建了快速诊治的服务平台。活动现场,主诊教授以身作则,细心看片、耐心解答,并为一位位前来咨询的患者或家属书写了详细的诊疗意见;青年党员医生以导师为榜样,鼓励、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疑虑,耐心解答癌痛的原因、影响以及癌痛诊治的重要性,集科普和专业指导意见为一体,竭尽所能让患者和家属理解癌痛、积极参与到“科学抗癌、消除疼痛”中。原定为2小时的义诊持续到2个半小时,现场依然火爆,在场的患者和家属对癌痛专题义诊给予了充分肯定。


科学的防癌抗癌宣传是癌症综合防治的重要策略。虽然作为肿瘤临床治疗性医院,我院也一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向社会公众提供科普宣教。我院机关党支部长期以来,在积极践行科普宣教工作之余,也大力为全院各职能科室的科普宣教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次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齐心协力,在现场耐心引导、详细解答,并为在场的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公众派发科学抗癌教育资料—防癌报,不仅让患者能更加了解肿瘤、了解疼痛,也让患者家属及广大社会公众能通过此次活动积极抗癌、正确对待肿瘤及癌痛的诊治,给予肿瘤患者更多的理解与支持。活动期间,防癌报几次供不应求,机关党支部应对迅速,第一时间满足大家的需求,得到了现场患者、家属及公众高度赞誉。

癌痛的筛查评估、用药指导和随访指引是癌痛诊治工作的强有力保障,也是癌痛全程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护士在癌痛全程管理中充当了疼痛评估者、镇痛实施者以及健康教育者等多重重要角色。此次义诊中,护理部疼痛专科小组在现场带来了疼痛筛查评估、镇痛药品指导和康复随访的专项指导,在场的护士长和护士耐心指导患者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进行疼痛的全面评估,根据患者使用的镇痛药物为其梳理药物的正确服用要求和注意事项,并为患者建立了双向随访档案,患者在院内外有任何关于疼痛方面的问题时即可打电话获得专业指导;此外,专科小组准备了充足的患者教育材料,包括疼痛自评工具、纸质版和电子版患者健康教育手册、患者疼痛日记等免费发放给在场的疼痛患者,以帮助患者科学的管理癌痛做足充分准备。在场的疼痛患者对疼痛专科小组全体成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虽然“中国镇痛周”义诊活动已经结束,但中肿人对肿瘤患者和家属,以及社会公众的关切将不会间断;作为医务共产党员,我们将牢记对党的忠心,对患者的初心,感君之苦、与子携行,力求最大程度为医院“三最一流”建设提供基础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