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范用药,积极应对医改新形势——肝胆胰科召开临床合理用药会议

2017-06-19



  为进一步加强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2017年6月6日下午,肝胆胰科召开了科室临床合理用药会议,肝胆胰科全体医生及护士长全程参加了会议。

  陈敏山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强调了本次会议的目的和重要性,“合理用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每个季度的医院医疗工作会议都会涉及讨论,徐瑞华院长与李升平副院长多次在会议中反复强调,最近卫计委也在北京召开了“肿瘤合理用药大会”。科室专门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对科室目前的用药现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意见,以确保在医保政策的新形势和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顺应医改潮流,建立合理的用药指引,使科室的日常用药管理进一步规范化。陈主任指出:因收治病种和治疗手段的特殊性,肝胆胰科近十年长期处于高药比状态,最高达56~58%,远高于医院给我科规定的52%。2017年7月1日起,我院将与全省医院同步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面对这一严峻局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合理用药降低药物比例,同时保证科室医疗安全及新技术的开展,要求每一个同事认真思考,献计献策。

  会议随机调取了每个主诊教授岗上一周完成不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消融、介入各抽取1例)的患者医嘱,对医嘱中所用的药物进行逐个点评和讨论。肝胆胰科副主任郭荣平教授,林小军主任医师在讨论过程中指出:由于肝癌患者一人三病(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特殊性,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必须长期接受抗病毒、护肝治疗和支持治疗;肝胆胰科作为一个采用多学科手段治疗肝癌的MDT科室,治疗方法包括了手术切除、消融、介入和靶向药物治疗等,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占总收治患者数的一半以上,随着我科肝动脉灌注化疗、门静脉灌注化疗等医疗新技术的开展,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比例还将不断上升。肝病背景患者的护肝支持治疗和介入治疗中所使用的化疗药物是我科室药物比例长期偏高的原因,因此更应该严格规范用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药或者重复用药。例如:对护肝药物根据其不同功能(解毒、退黄、降酶、消炎)分为四大类,应避免两种以上同类药效的护肝药物同时使用。党支部书记徐立主任医师亦建议,必须规范辅助类药物的应用,尤其是对中药类注射制剂尽量少用,非病情必需的自费药物尽量少用或不用。科秘书韦玮副主任医师指出,除了严格执行医院的相关规定,对联合使用的药物种类进行限制以外,还应注意药物的使用时间,医生应根据患者肝功能及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医嘱,减少不必要的补液,在降低药物开支的同时也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会议中同时听取了两位护长对于补液安排、停医嘱时间等操作细节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结合护理工作的建议,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严格按照患者病情和药物适应征用药,杜绝超标准用药;(2)动态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术后用药;(3)拟出院患者提前一天删停医嘱;(4)每位患者护肝药物种类不超过4种,功能相似的同类药物只选用一种;(5)严格遵守和执行上级关于住院患者出院带药种类、数量的规定,出院患者带药一般不超过三种。根据本次会议的决议,我科进一步修订原有的《肝胆胰科用药指南》,作为科室合理规范用药的重要依据,在严格执行医院规定的同时,也结合科室自身特点对用药进行管理和约束。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实施,肝胆胰科已经提前动员和行动起来,为保证科室业务健康平稳的发展,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周仲国、韦玮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