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舷窗向外看,浩瀚的云海雪山渐渐变成了平原,夜色降临,灯火辉煌的广州出现在眼前。科技的发展把古人需要经年累月爬山涉水才能到达的远方,变成几个小时的飞行,瞬间关山飞渡,从遥远的边疆喀什回到广州家中。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新疆,来到喀什,短短六天的行程,内容丰富紧凑,我们听到了看到了许许多多不曾了解的历史和真相,也体味了许许多多不曾经历的震撼和感动,思绪万千,心绪难平。我们在麦盖提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中亲手种下的酸枣树苗,将成为一万亩“中大林”的参与者,成为未来沙漠绿洲的缔造者。我们在植树时挥洒的汗水,留下的欢声笑语,也必将留在这片热土,在地球表面和上空留下印记……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是西北重要的安全屏障,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运输通道,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来到喀什之前,对于新闻报道中“骚乱”和“恐怖袭击”总感觉距离自己很遥远,直到反恐怖和反分裂展览馆中一幕幕惨状,血泊中的无辜群众,还有暴徒们一张张年轻而麻木的面孔,让人不寒而栗,深深感受到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世界,只是有幸生在和平的国家。境内境外的破坏势力们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中国大地的觊觎,他们打着“泛民族”和“泛宗教”的幌子,妄图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破坏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在如此困难的下,中央提出了新时代的治疆方略“社会稳定,长治久安”,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促进民族团结和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通过十九个省市对口援疆战略,促进新疆与内地交流、交融,实现民族团结的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疆本地和援疆干部们不分昼夜,在完成自身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深入乡村,走入农户,与群众结对帮扶,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党员干部们陪伴最多的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帮扶的群众和同事。正是这千千万万共产党人无私的奉献和付出,换来了新疆如今的稳定局面,为新疆提供了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机遇。祖国和新疆今天的繁荣稳定来之不易,是付出了血泪和汗水造就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和珍惜,无论身处祖国的何方,都应该感恩所有为新疆稳定做出贡献的人们。
在泽普县人民医院、石油基地医院、麦盖提县人民医院及喀地一院的义诊和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当地医务工作者的不易:许多的科室缺医少药,器械更新严重滞后,人才流失严重;医保政策不够完善,门诊治疗无覆盖,部分内地已纳入医保的先进治疗方式未及时纳入医保;当地群众,尤其是维族群众健康意识匮乏,治疗依从性差,大大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疾病的预防和早诊早治更是难以开展。而医务工作者在完成业务工作的同时休息时间还要肩负下乡扶贫、“四同”等政治任务,基本上全年无休,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和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看着当地医生们默默无闻地付出,对我们这些“广州专家”投来的信任和羡慕眼光,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很想尽自己的努力尽量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能帮上的忙真的很少。我们身处国内领先的医院,能接触和掌握到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医院完善的后勤保障让我们能够全心全意工作,在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新疆的医务工作者相比,我们平时工作生活中所谓的“辛苦”、“困难”,在他们面前都不值一提。
回到广州自己的工作岗位,我想自己一定会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会再因为可能面对的困难而退缩,在努力工作、钻研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自身所长,为党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并把自己此行所感所悟讲给更多身边人听,让更多人能够理解我们党的伟大,能够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中华文化。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和一名高校教师,一定不会忘记自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切切实实为人民健康服务,勇攀世界医学高峰,并为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家国情怀的未来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肝胆胰支部 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