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科谢小明教授再获中国发明专利

2018-10-18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至今仍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控制。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形势不容乐观。乳腺癌仍然呈现较高的死亡率,主要原因是其复发和转移,乳腺癌一旦发生转移,五年生存率为27%-30%。
  三阴乳腺癌临床特征不仅表现为侵袭性强、组织学分级较高、预后差、易发生内脏转移,且缺乏内分泌治疗及针对HER-2的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应靶点,治疗手段的选择相对于其它分子亚型乳腺癌受到限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谢小明教授研究团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了乳腺癌诊断技术领域的一种RNA circEPSTI1及其在三阴乳腺癌上的应用,今年8月,该发明获评中国发明专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的环状RNA circEPSTI1,如何通过检测组织中RNA circEPSTI1,对三阴性乳腺癌进行诊断和预后预测的具体方法,能提供RNA circEPSTI1检测的价比高、易于推广应用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治疗诊断学》杂志上,题为“环状RNA EPSTI1作为三阴乳腺癌预后因子和介导因子”的研究,谢小明教授和团队人员博士生陈博、研究助理唐海林副研究员发现了circEPSTI1作为内源竞争性RNA和miRNA的sponge,结合miR-4753和miR-6809,上调了BCL11A的表达,促进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增殖和抑制了其凋亡。该研究也指出circEPSTI1可作为一个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谢教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也在乳腺癌临床和转化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发明爱好者”。善于思考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在实验室中探索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回到临床中进行验证。目前,谢教授的部分专利已转让给相关的公司进行临床研究,有望为乳腺癌患者的彻底治愈带来新的希望。


文/乳腺科唐海林、周梅梅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