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集体智慧开拓创新癌症预防之路

2021-12-21

--2021肿瘤筛查进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张曼莉报道

 
  12月的羊城暖阳高照,我们又一次相逢在广州。由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健康体检管理专委会、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联合承办的“肿瘤筛查进展研讨会”于2021年12月12日在体检中心六楼会议室顺利召开。 



  鉴于全球新冠疫情的现实情况,本届会议以视频授课为主、现场授课为辅的方式进行,同步现场网络直播,实现线下、线上同步会议模式。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刘宇英主任主持开幕式,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彭望清副院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冉炜副会长及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郭清教授分别发表致辞。


 

  我院彭望清院长回顾过去一年全球肿瘤发病形式,指出2020年全球新发肿瘤患者2000万人,死亡1000万人,恶性肿瘤正成为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他着重强调,癌症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早筛是降低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关键。彭院长特别指出,我国《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中提出,到2022年重点高发地区的重点癌症的早诊率要达到50%。随着人工智能、新型分子标志物在早筛领域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将大幅度提高筛查的准确性。我们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把肿瘤防控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冉炜副会长首先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高度肯定了我院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从科室成立伊始摸着石头过河找经验,到现在引领同行经验与技术前沿的奋斗努力史。冉炜副会长高度赞扬了我科这八年间在肿瘤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郭清教授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致辞,高度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认为将肿瘤的早筛与预防相结合是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流行病学专家叶冬青教授、我院放疗科孙颖副院长等大咖分享干货满满的学术观点:历年早筛早诊在不同癌症中发现率对比、新型分子标志物在早筛中发挥意义等时下热点问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安徽医科大学的叶冬青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数据获取应用与论文撰写要点的实用性。他指出论文的数据应该真实可靠、讨论具有针对性、结论从结果出发,有同论同,有异论异。最后他强调论文的引用必须尊重前人的劳动结果。


 
  我院影像科何浩强技术组长以影像技术在癌症早筛中的应用,向与会者介绍了癌症早筛中发挥重要作用的“DR、钼靶、CT、MR”四项技术的实践意义。并列举早癌筛查中低剂量CT在肺癌、钼靶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我院孙颖副院长介绍了鼻咽癌筛查的新进展,用一组组数据展示了不同地区鼻咽癌早期筛查率。孙院长还分享了“检测EB病毒双抗体”的筛查方案的优劣。最后她指出如何优化筛查指标和技术,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筛查率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院内镜科单宏波教授用深入浅出、通俗易通的镜下视图介绍了胃肠道癌的预防。他从发病因素、胃肠道癌的三级预防作为切入点,重点从二级预防及胃肠镜检查前注意事项分享胃肠道肿瘤的前沿筛查经验。

 

 
  我科谢传波博士分享了外周血巨噬细胞因子APO10、TKTL1用于肺癌筛查的前景及应用效果。期望未来这一新技术能够助力恶性肿瘤早期筛查的发现。


  会议尾声,刘宇英主任进行了会议总结。如今癌症筛查技术日益趋成熟,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临床诊疗手段已经迈入新时代。新型技术仪器、分子标志物助力肿瘤精准诊疗,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的可能。
    未来我科将完善癌症筛查体系,规范癌症筛查项目,继续提升优质肿瘤诊疗能力,助力健康中国!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