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李建超:我热爱肿瘤防治中心这片热土
今天,我怀着一种复杂、难舍的心情,以正式退休离任党委书记身份,在这里说几句话。说复杂,此刻的心情确实难于言表;说难舍,不是留恋这个位置,而是难舍肿瘤防治中心这片热土,难舍多年来关心、支持、理解我的专家、同事、朋友。
2010年11月份,受学校党委的信任,任命我到中心担任党委常务副书记,而且要求我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心第一次党代会的筹备工作。当时,我是怀着一颗对中心既有点了解又充满陌生的忐忑的心情来到这个岗位上。说有点熟悉,是因为我在学校人事处和组织部工作期间,对中心有一些接触和了解;说陌生,我一个医学门外汉,从来没有想到会到医院工作,更何况是到一个全国综合实力最强、名人名家云集的专科医院工作,我能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得到众多知名专家教授、700多名党员和1500多职工的认同吗?能胜任这个角色吗?能完成学校党委的期望吗?可说是心中没有一个底。
2011年2月,中心党代会胜利召开,在中心全体党员、职工的关心支持下,我顺利当选中心党委书记,一颗忐忑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但是,一种责任和压力又重重的压到了我的肩上。今天,总算可以轻松地卸下担子。
回顾五年多的时间,我亲身经历中新知识城院区的签约和筹建,东风院区2号楼的奠基和落成,直接参与了交通医院的移交接管,见证了肿瘤中心五年多的腾飞和建院50年的历史总结。
五年多的时间,中心医教研管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个个的荣誉:全国最受欢迎肿瘤专科医院,2012医院改革创新奖,“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榜”(肿瘤学)前三甲,“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肿瘤学)榜首,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奖亚军,首届“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奖”,重症医学科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第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山大学先进党委,等等。
五年多的时间,我们中心医教研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人才队伍、干部队伍、职工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管理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中心的国内国际影响和地位进一步提升,“团结、友爱、敬业、创新”的中心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同心文化”、“幸福文化”的中心文化已经形成,中心各项事业已经进入了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中心发展的每一个成绩和进步,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各级政府和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我们中心党政班子团结努力、全体中心党员、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更是中心一代一代人薪火相传的结果。
未来五年中心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将中心建成国内专科布局最全、服务规模最大、诊疗水平最高,综合实力国际一流的肿瘤中心的宏伟目标,相信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新的党政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中心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心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作为一名即将退出工作岗位的退休职工,将一如既往的关注中心的发展,但不会干涉中心的工作,而是更加坚信中心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我作为一个医学门外汉,有幸到肿瘤中心工作五年多,一直得到上级有关领导和学校党委的指导和信任,得到包括曾益新院长、廖振尔书记、徐瑞华院长和所有中心党政班子成员的真诚配合,得到中心全体同事的理解支持,得到了中心老前辈老同志的悉心关爱,使我有幸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与中心的专家教授、同事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让我终生受益。同事们的深情厚谊、中心的一草一木,都给我留下了难舍的情怀和永久的记忆。当然,在这五年期间,由于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所限,也一定有很多做得不对的地方,敬请各位多多包涵、多多理解。
今天,我即将离开工作了40年的工作岗位,正式享受我的退休生活。借此机会,我要再次衷心感谢各级领导、感谢中心党政班子、感谢中心全体党员、感谢中心各位专家教授和全体同事、感谢中心各位老前辈老同志!衷心感谢!!!
李建超
2016.5.11
李书记在肿瘤防治中心第一届党代会上
李建超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带领新党员宣誓
李建超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 上带领新党员宣誓
李建超书记代表中心光荣地接过“中山大学先进党委”的牌匾
李建超书记在去年七一前夕前往医院看望慰问中心抗战老兵蒲广寒老书记
李建超书记引吭高歌,祝福中心事业节节高升
李建超书记为首席专家们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