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多学科菁英云集羊城论道 仁心妙术共促妇瘤新进展——第十五届妇科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学习班暨首届广东省遗传性妇科肿瘤高峰论坛

2017-12-28


文/张楚瑶  涂画  黄绮丹  顾海风  邓婷  周云  刘国臣  魏薇  罗晓琳  陈洁平  曹俊雅
图/萨文

  周末的广州,气温骤降,寒意袭人,但在我院1号楼23楼国际会议中心里,却济济一堂,热闹非凡。
  原来是我院妇科举办的“第15届妇科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学习班”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汇聚一堂,大家神采飞扬,热情高涨。而这也是我院妇科自2002年开始第15次成功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14日上午,学习班如期开幕。学习班负责人刘继红主任首先回顾了15年来妇科学习班的发展历程,并对各地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会议也在温馨的视频回顾播放中拉开了帷幕。本次会议除了继承往届的手术演示、前哨淋巴结、保留生育功能、复发性卵巢癌、妇科肿瘤医师培训、妇科肿瘤青年医师活动等专场外,首次增加了遗传性妇科肿瘤专场。各专场不但有专家讲演,还设有不少提问讨论环节,让听众与讲者和主持人充分互动,使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参与感。


与会专家学者风采展示

手术演示专场
  14日上午,妇科熊樱副主任医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单孔及双孔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要点 。接着,贵州省妇幼保健院的陆安伟主任,以及我院妇科青年医师代表万挺医生,为大家演示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当天下午,刘继红教授和张彦娜教授又分别为大家演示了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和经腹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再次为大家诠释了我院妇科“嫉瘤如仇”的“妇科精神”。两位教授精湛的手术技巧也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连连赞叹。

前哨淋巴结专场和复发卵巢癌专场

  15日上午是前哨淋巴结专场和复发卵巢癌专场,刘继红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分别分享了外阴癌前哨淋巴结切除和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经验和成果。下午的复发卵巢癌病例讨论环节,刘继红教授通过一例非常复杂的复发卵巢癌病例,在每一个重要的治疗节点上,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和选项,会场的学员们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投票,参与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现场互动气氛热烈,学员们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刘教授进行点评和解答。学员们在实际演练中了解了妇科肿瘤诊治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最新治疗进展,同时也意识到尊重病人的选择在治疗决策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妇科肿瘤医师培训专场和妇科肿瘤青年医师团队活动专场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的颜婉嫦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书忠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坤教授分别介绍了香港妇科肿瘤医生的培训过程、妇科肿瘤医生腹腔镜手术的培训和山东大学住院医师培训经验,虽然内地和香港医生的培训制度不尽相同,但都同样注重基础,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讨论环节,大家也纷纷表示,无论是培训的过程,或是工作的过程,都应该不要浮躁,静心学习。
  本次会议不仅有知名的“老专家”,还有许多新起之秀。在妇科肿瘤青年医师团队病例讨论环节,参与者分为两组:A组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CGCS)青委会委员组成,由重庆肿瘤医院唐郢教授(青委副主任委员)领队。而B组则作为神秘嘉宾,在讨论开始前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唐郢教授先代表A组发言,他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列举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研究,做了精彩的诊疗方案汇报。组员们也出谋划策,力求做到“有理有据”。在A组汇报结束之后,在大家的猜测中,B组神秘嘉宾亮相——人工智能IBM Watson,它不但列出不同推荐级别的治疗方案,还引用大量临床研究作为循证医学证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由蔡红兵(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唐均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宏英(云南省肿瘤医院)、梁卫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组成的讨论嘉宾,对A、B两组的意见进行了点评。本次讨论不仅展示了青年医师清晰的临床思维,也让学员们看到循证医学证据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保留生育功能专场

  随着肿瘤患者的年轻化,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成为研究热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仲秋教授、北京天坛医院宫腔镜专家冯力民教授、上海交通医院附属瑞金医院冯炜炜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艳文教授围绕儿童/青少年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处理、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宫腔镜治疗、遗传性子宫内膜癌是否能保留生育功能、卵巢功能保护等问题进行专题讲演。此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分享了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手术的经验,我院妇科冯艳玲医师也介绍了我院目前正在开展的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临床研究,分享了宝贵的个体化保育治疗经验。学员们聚精会神,并纷纷举起相机拍下讲课内容,讨论时更是争先恐后,十分热烈。


专家学员踊跃参与现场讨论环节

首届广东省遗传性妇科肿瘤高峰论坛
  12月16日下午和12月17日上午,首届广东省遗传性妇科肿瘤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内容丰富,涵盖了肿瘤遗传学基础知识、分子诊断和检测方法、分子检测报告解读、遗传性妇科肿瘤的临床特征和风险管理、遗传咨询等多方面内容。
  论坛由我院结直肠科主任潘志忠教授主持,作为妇科“亲密战友”的结直肠科医生也到会支持,结直肠科丁培荣教授分享了他在遗传性肠癌系统性筛查及遗传咨询的经验。他指出,遗传性肠癌有非常复杂多样的表型特点,在进行患者的风险管理时,要结合患者的家族史、病史、基因检测结果等进行综合决策。我院分子诊断科邵建永教授讲解了“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分子诊断”,他特别强调,对于意义未明的基因突变,应重视家系检测。 
  本次遗传性妇科肿瘤论坛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意义非凡。听取了报告后,许多学员表示,遗传性妇科肿瘤虽然仅占妇科恶性肿瘤的一小部分,临床中也易被忽略,但遗传性妇科肿瘤的管理在恶性肿瘤三级预防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继红教授看到大家意犹未尽,学习热情高涨,在16日晚上临时决定给大家再开个“小灶”,于是在晚餐后给大家又带来了手术视频讲解。万挺医生也展示了“腹腔镜下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手术视频, 刘教授展示了“腹腔镜下盆腔脏器廓清术”和1例非常困难的晚期卵巢癌的减瘤术手术视频,并现场详细讲解手术步骤,分享手术心得。视频播放结束后,大家还意犹未尽,又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


现场专家与学员亲切互动

  为期三天半的学习班圆满结束,大会主席刘继红教授总结说,本次学习班的特点有:主题鲜明,讲题按不同主题分门别类,集中讲解;多学科交叉,包含了结直肠科、分子诊断科、遗传学及病理学等多个学科,各学科专家深入讨论,体现肿瘤治疗的多学科合作原则;新人辈出,讲者不乏师生同台、夫妻同台等;听众面广,学员来自东北三省、宁夏、新疆、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河南、上海等地多家医院。
  15年来,我院妇科举办的妇科恶性肿瘤规范化治疗学习班一直秉着“促进妇科恶性肿瘤规范化治疗”的精神,每一年均结合国内外妇科恶性肿瘤研究的新进展设计新议题,并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员充分参与其中,感受学习乐趣。我院妇科也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打造出妇科学习班精品品牌。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