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小伙白云机场突然昏迷,幸遇京粤两地骨软科医生联手抢救转危为安

2018-07-16



  6月30日下午,广州白云机场 T2航站楼,人来人往的机场航站楼有了些异样。人群散开后发现一名年轻男性倒在地上不停抽搐,口吐白沫。南航的工作人员一边帮忙按压患者人中,一边焦急地跟周围工作人员求救。
  刚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参加完2018广东省抗癌协会肉瘤专委会第一届年会的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骨科主任于胜吉教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徐怀远博士的陪同下正在这里候机。
   “你好,我是医生”。于教授及其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后,迅速指挥围观群众散开,保持空气流通,展开抢救。由于颅内出血、恶性心率失常、心肌梗塞等危重因素均有可能成为患者意识丧失的原因,且都可能立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争分夺秒地寻找病因,并对症处理成为该次抢救的重中之重。
 

 
 
 于教授抢救倒地患者


  然而困难的是,这位年轻人独自乘机,没有亲戚朋友陪同,无法了解到该患者的病史;抢救现场人来人往,却没有人说得清患者昏迷前究竟发生了什么,甚至是否有求救都无人知晓;早先到达的机场警务人员未能在患者行李中找到病情相关的证明或者急救药物,也未能打开患者上锁的手机去联系他的亲人。这一切都使得抢救过程变得复杂。
  可这一切并未难倒行医多年的于教授。他先帮助患者侧身,防止口腔分泌物进入气道引起窒息。紧接着触诊脉搏、颈动脉搏动,排除了恶性心率失常引起的意识丧失。再翻看瞳孔大小,用手机灯光检查对光反射,判断是否有存在脑血管意外可能。
  中肿徐怀远博士则继续向机场工作人员收集信息,紧急调动急救设施,备好了血压计、除颤仪、轮椅等医疗急救设备;同时在最短时间内打开了患者手机,通过通话记录、短信记录及微信聊天记录找出了患者家属并取得了联系。
 

 
 
 图左:患者停止抽搐,但仍不能正常对话      
图右:于教授将患者扶上轮椅,亲自送到机场治疗室

 
  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于胜吉教授迅速排除了颅内出血、低血糖、心肌梗塞等危重原因而致意识丧失的可能。综合患者的症状,于教授初步判断他是癫痫发作。同时,徐怀远博士亦在患者姐姐处了解到,这个年轻人有过癫痫的病史,这再一次确认了于教授的判断。

  经过对症处理,患者开始苏醒。从求救到转危为安,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患者苏醒后,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晕过去的,他更不知道,机场工作人员、京粤两地医生是如何争分夺秒地将他救回来的。待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回答民警提出的问题时,大家才想起于教授的航班立刻就要起飞了。
  “没关系,救人要紧。”于教授温和地回答道。
  一切平稳后,于教授和徐博士与大家简单地握手道别,便离开了。
  于胜吉,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骨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曾留学加拿大,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年。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骨与软组织科有着长久的合作。此次来到广州是为了参加广东省抗癌协会肉瘤专委会第一届年会,暨广州骨与软组织肉瘤高峰论坛。



(文/骨与软组织科 )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