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浩、戎铁华教授当选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胸外科专业委员会核心成员

2018-08-22



  2018年8月16日,首届中国模拟医学大会在广东中山开幕。
  同期,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胸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亦成功召开。经民主选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龙浩教授当选主任委员、戎铁华教授、同济大学上海市肺科医院姜格宁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教授、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陈椿教授任委员会顾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开灿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春芳教授、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松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罗清泉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坚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勇斌副教授任职委员会秘书。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胸外科专业委员会核心成员
(左起:蔡开灿,胡坚,罗清泉,陈椿,刘伦旭,戎铁华,龙浩,张春芳,赵松,陈克能,任洪)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办公室主任任洪、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主任委员吕建平出席成立会议并致辞。任主任表示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胸外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于落实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全面发展胸外科模拟教学、提升胸外科医学生、医生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新时代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胸外科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主任委员龙浩教授亦对专委会未来发展规划提出构想。龙教授表示模拟医学应用在早期肺癌筛查、初级医师微创技术培训客观化评价体系、术前精准手术切除方案拟定等方面的运用已初见端倪。正是在此背景下,专委会将致力于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医学生胸外科培训标准化建设,培养新时代胸外科人才;二是组织研发基于现代技术的胸外科模拟医学设备及教学软件;三是搭建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胸外科新技术的创新及成果转化。
 

 
 


龙浩教授介绍专委会发展规划


  专委会成立翌日,“人工智能辅助肺结节诊断及术前人工模拟精准肺段切除”工作坊亦成功举办。工作坊创新圆桌会议讨论模式,不仅详细介绍了术前影像学重建指导肺段切除的操作流程,还采用与会人员现场互动的模式体验肺部结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实际应用。无疑,此类工作坊的举办将落实专委会推动模拟医学技术在新时代精准医疗背景下的运用与推广的规划精神。
 

 
 


林勇斌副教授介绍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在肺结节中的运用价值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胸外科专业委员会专家合影

 



文/胸科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