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镇痛周]说出您的疼痛,您我共同进步
IASP自2004年始将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一定为“世界镇痛日”,自此,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将每年世界疼痛日之后的一周定为“中国镇痛周”,并依据相应主题进行一系列活动推广,在提升医务人员对疼痛镇痛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人们对疼痛的认识以及对及时防治疼痛的必要性的科学意识。
癌痛是指当患者诊断为癌症以后所有的疼痛体验,疼痛评估和诊治一直以来是我院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今年的“中国镇痛周”,即10月15日至19日来临之际,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和我院疼痛规范化治疗青年学术交流小组与疼痛护理小组及药学部围绕“说出您的疼痛,您我共同进步”为主题共同策划并组织了我院一系列的“中国镇痛周”活动。
在镇痛周前夕,恰逢首届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委会举办“蔚蓝丝带天使之夜癌痛管理高峰对决”决赛。我院派出“2018广东省蔚蓝丝带天使行动癌痛全程管理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黄旭霞GPM护士,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GPM护士、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护士长组成“广东代表队”,由辛明珠副主任带队、邹本燕护士长担任指导老师代表广东与来自全国共12个省的代表队同台竞技,并荣获团队亚军、GPM护士一等奖的好成绩,为我院镇痛周活动拉开序幕。


癌痛诊治的前提是患者主动向医务人员汇报自己的疼痛,而部分癌症患者,即使是由于疼痛为首发症状而来我院进行诊治往往也由于对疼痛或镇痛的错误认知以及担心疾病的治疗而选择忍痛,在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其在我院的就诊体验。为促进癌症患者及家属对癌痛及其诊治的正确认知,我院手术与麻醉科王剑副教授在10月17日下午为门诊与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关于疼痛的定义、癌痛的原因、癌痛的影响、癌痛诊治的重要性以及癌痛治疗方式等生动、易懂的科普讲座。我院疼痛护理小组现场派发疼痛健康教育手册及疼痛评分尺。此次讲座时间虽短,但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家属表示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让自己更能理解患者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痛苦,也将更支持患者的镇痛治疗,并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疼痛。

当日下午,紧接着科普讲座的是由我院内科黄岩副教授,手术与麻醉科王剑副教授、郭晋医生、药学部陈卓佳副主任药师、梁蔚婷主管药师,疼痛护理团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阮祥才主任、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黄穗翔主任所组成的疼痛多学科团队带来的现场疼痛义诊,活动在鼓励患者说出并详细描述自己的疼痛经历时,及时地给予反馈意见,不仅解答了来自院内、院外的患者及家属,以及广大市民对于疼痛诊断、治疗、用药、护理等方面的疑问,也为癌痛患者,特别是难治性癌痛患者搭建了癌痛诊疗的多学科平台,帮助其疼痛尽快得到有效管理;同时,也帮助了多学科医疗人员更全面地了解疼痛。

此外,在患者的癌痛全程管理中,护士与其最密切接触,并充当着疼痛评估者、镇痛实施者以及健康教育者等多重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健康教育中,护士可能由于自身知识或技能掌握有限、患者及家属的错误认知、病区条件限制等原因限制了其在临床有效的开展疼痛护理。因此,护理部疼痛护理小组在紧扣镇痛周活动主题的前提下,于10月18日下午开展了“护患沟通与患者教育”为主题的院内第四期疼痛护理沙龙活动,活动以分组的形式讨论与分享在临床疼痛护理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常见困惑及其解决方式,并由各组组员选出最佳解决答案,改变了一贯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培训模式,让各病区联络员成为主角,激发其对问题解决的主动意识、提升其对疼痛护理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掌握程度,从而促进疼痛护理问题在临床一线的解决。活动现场讨论激烈,各组给出的解决方式也非常全面,联络员们均表示这次思想碰撞式的学习体验让自己有很大的进步。


“痛在你身、踯躅以行;感君之苦、与子同受;痛在你身、寝食难宁;感君之苦、与子援手;痛在你身、困顿难医;感君之苦、与子携行——《仿秦风 •与子携行》”
虽然“中国镇痛周”活动已经结束,但每一名中肿的医务人员仍将继续努力,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前行、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