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广州胸部肿瘤论坛顺利举办
第八届广州胸部肿瘤论坛于2018年11月8-10日在广州举办。本次会议由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和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牵头,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抗癌协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胸部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主办。

本届会议以“聚焦微创,共议MDT”为主题,国内多位顶尖胸部肿瘤专家针对肺癌、食管癌临床诊治和研究的前沿热点与争议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会议聚焦食管癌术前放化疗模式建立(暨我中心牵头组织的NEOCRTEC5010试验)、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执行规范、肺癌的综合治疗及早期肺癌精准手术设计,人工智能辅助对肺疾病诊疗指导等热点,进行了深层次、多元化、广视角的探讨与沟通。百家畅谈,会议成果显著,收获颇丰。
大会首日,我中心傅剑华教授、龙浩教授领衔,杨弘副教授、林勇斌副教授团队为与会的各位专家展示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VATS肺段切除术、食管癌术前放化疗后腔镜手术。受大会邀请,来自武汉同济医院的付向宁教授、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赵盈凯教授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罗清泉教授也为参会者献上了右上肺袖状切除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左上肺癌根治术。各位教授炉火纯青的手术技艺,行云流水般的手术台风,让与会同道啧啧称赞。嘉宾们坐在一起,就手术技巧、细节处理经验进行了沟通与交流。
会议次日,涵盖外科、放疗、化疗等多个领域的国内外专家齐聚一堂,共议食管癌及肺癌诊治的前沿热点。曾木圣副院长、大会主席戎铁华教授、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振涛教授及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陆舜教授分别致辞后,会议正式开始。
本次会议高潮不断,惊喜不断,各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全新的视角带来他们在胸部肿瘤研究的经验之谈和最新成果。当中最为瞩目的当属由傅剑华教授、刘孟忠教授,杨弘副教授牵头,全国8个中心共同参与,为期10年的临床研究——“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对比单纯手术(NEOCRTEC 5010) III期临床试验”,在会上公布了最终的喜人结果:术前放化疗并手术对于ⅡB-Ⅲ期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能提高R0切除率,具有明显的术前降期疗效,能取得较高的pCR率,安全性令人满意,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中位生存约100月,而单纯手术组仅66.5个月)。该研究成果有力解答了国际食管癌治疗领域的焦点问题,进一步奠定了“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模式的地位。在食管癌领域,研究者们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来自中国的声音,这将为优化国内外治疗指南提供有力的循证依据,对推广中国鳞癌综合治疗理念及治疗策略,造福患者,提供了示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最终结果近期发表于国际著名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与会的各位教授都对该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为苦心孤诣的研究者们,为献身医学的病友们,为推动研究的各位支持者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随着近期一项关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接受微创手术长期生存低于开放手术研究的公布,学界也重新审视着微创手术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地位。令人欣喜的是,本次大会报告了由本中心龙浩教授牵头的胸腔镜对比开放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最新数据,研究结果提示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长期生存与开放手术组相仿,而微创手术组病人有着较低的围术期疼痛反应和较快的肺功能康复。相信本研究的最终结果将为从事胸外科微创手术的医生注入强力信心。

除此之外,会议也关注胸部肿瘤诊治新理念,包括肺癌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多原发肺癌的诊治等,食管癌靶向治疗、新辅助化疗、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后cCR与pCR关系及食管癌胃交界癌诊疗规范等,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教授专家针对热点争议问题,各抒己见,不仅使胸部肿瘤诊治领域的难点难题得到更深入的探讨,同时在也探讨中明确国内胸部肿瘤诊治领域未来的重点研究及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