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启动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护理优青整装待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曾经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护理部为顺应护理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我中心的发展战略计划,建立我中心的优秀护理人才库,搭建合理的后备护理管理梯队,将人才选拔和储备作为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2018年11月,护理部通过严格、严谨和公平公正的选拔,产生了15名护理优秀青年人才。2018年12月4日下午,护理部在23楼国际会议厅举行了简单而富有仪式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会”。
在大会上,中肿护理学科带头人覃惠英主任向全院护长介绍了“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出台的初衷是建立我中心优秀的青年护理人才库,提升临床护理实践的动力和活力,最终达到推动专科护理人才与国际接轨和搭建合理的后备护理管理梯队的目的;我们的目标是每年培养10名(首批15名),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结束)培养35名“护理优秀青年人才”,确保我中心前期高水平的高级护理实践和护理管理队伍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

接着,覃主任就护理优秀青年人才的培训方案及考核标准向全体护长和“优青”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护理部拟采取“五个一”的培养模式,即:
一个专业方向:每一位“优青”选择一个相关的专业方向;
一系列院内专项培训:护理部每年设立专项系列培训方案,涵盖管理、教学、科研等内容;
一次ICU轮转:提升重症患者的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一项基金支持:护理部将会在三年培养期内,给予每位优青书院内基金资助,提升可以能力;
一位导师:每一位“优青”配备德才兼备的护长导师,从做人、做事层面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领袖气质、家国情怀”。
护理部对首批“优青”寄予厚望,因此,对她们培训期的考核评价也颇为严格,她们需接受每年一次的综合考评,包括医德医风、临床工作能力、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五个维度全方位的评价,让全体“优青”们既倍感压力和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担任“优青导师”的是护理管理委员会成员或正高职称的护士长,护理部同样也赋予了“优青导师”们的带教职责,与“优青”共同提升,担子也不轻。
导师 |
“优青” |
|
导师 |
“优青” |
范育英 |
李 佳 |
郑美春 |
罗宝嘉 |
|
陈利平 |
吴晓丹 |
|||
黎燕芳 |
刘明慧 |
李振炎 |
张惠婷 |
|
陈健雯 |
黄中英 |
|||
冯惠霞 |
裴多多 |
刘 莉 |
赵琴琴 |
|
王 叶 |
柳书悦 |
|||
孙仲文 |
刘倩雯 |
邹本燕 |
刘 玉 |
|
杜 慧 |
压轴登场的是护理部三位主任为首批“护理优秀青年人才”及她们的导师颁发荣誉证书。


接过证书的那一刻,“优青”和导师们都感觉是一份沉甸甸的职责和使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护理优秀青年人才”们征程就此起航!
Together,Be Stronger!
文/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