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坚守最后的战场!因为我们是24小时戒备的哨兵
上午8点,经历了6个小时的夜班的我们终于下班了,下了这个夜班我和我的队友可以好好休息三天。

坐在医院休息室等候战友回程时候,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阳光从树木叶子缝隙之间洒落下来。嗯,如无意外,今天天会是阳光灿烂的一天。昨天下午我和队友们散步的时候,发现之前光秃秃树木也开始长出了绿芽,我想这里的春天终于是来了。

回程的时候,我们同行的队友纷纷说起自己夜班情况,这是我们每日归程常态讨论。哪里好哪里不好,以后怎么做。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得今天大家语调轻快了许多。随着新冠疫情一天天好转,武汉新冠确诊病例也已经是个位数增长了,今天开始有一些医疗队就慢慢撤出武汉了。
不过我们是重症医疗队,需要坚守到最后,归期待定。感谢所有的牵挂,虽然还不能回去,但是依然掩盖不住内心的雀跃。其他城市已经开始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大家也开始慢慢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准备恢复原来的生活秩序,相信湖北也快了,武汉也快了,我们所有的人努力发挥最大的效能。
还记得协和西院的首例使用体外心肺循环机的患者老李,当时学习过体外肺循环技术人员也没有几个,我第一次护理去接班的时候,是广医一院的老师陪着管床护士守了一个夜班,他们下班以后就是我的责任了。虽然之前也已经临床学习了,但是之前是在普通重症病房,而不是现在这种传染病的重症病房 ,开展工作也没有这么多层层防护的限制。
对待这个患者老李,需要我们工作特别的细致,查房时候,我特别关注体外心肺循环机的管道,看看有没有固定好。因为老李持续抗凝,穿刺点有没有渗血,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时候,我们护理人员需要有人专门看住他的管道,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体外心肺循环技术看上去很普通,但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病人生命体征很大波动,所以进行类似动作我们都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的。

现在,老李虽然还没有转出重症病房,但是病情日趋好转。这也是我们日夜坚守的最大欣慰。

有时候我们可以做的其实也是很有限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帮助他,让他体面的离开。也许在这场新冠之下,有时候我们能做到也真的很有限,但是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哪怕最后的结局未必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已经尽我们所能了,还有就算时候我们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如果经过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他们在离开的时候是安详的,又或者在我们努力的同时,他们的家人在隔离最后顺利康复出院后才听到不好的消息是不是也好一点,让别的家庭不再经历类似事件,让更多的人免受这样的痛苦,这也是我们医疗队的意义之一,就像那句话说的“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场暴风雨快要过去了吧。期盼接下来的一天天会有更多的好消息,期待武汉的解封,期待新冠快点结束,期待所有的我们脱下层层防护服的那天。我们所有人本来都是一个平凡的医务工作者,但是新冠来了以后,各个化身成了战士,不是我们有多英勇,而是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该去承担的责任。
最后,想告诉我的家人和所有牵挂我们的人说:不用担心,安心等候,静候花开。
编者按:
要成长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除了要掌握生命体征观察记录、输液观察、气道护理和引流管护理等普通科室常见的护理措施外,还要熟记各项急救的技能及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学会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等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因此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团队被称为24小时戒备的哨兵。
因为ICU患者的病情危重、易变、复杂,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为保证ICU医生下达的各项医嘱、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执行,护士们经常处于连续、紧张、无法松懈的状态之中。而作为本次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坚守最后一班岗的,也是重症科的医护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