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支部书记在援疆---卢震海:一次援疆一生情

2016-07-26

  【卢震海】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来新疆也有一年了。年轻人喜欢憧憬未来,老年人往往回忆过去。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的人,然而,那一年,人在喀什,总有很多很多的记忆碎片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临近到喀一年的日子里,眼前总会不经意地漂浮出蒙太奇式的援疆情景。

  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一样,2015年8月26日,晚饭后医院的领导和科室的同事到我家楼下了,一起送我到机场和大部队集合,耳边的嘱咐最多的就是要注意安全,平平安安!心情有些复杂,离别时带着依依不舍的情绪。在进安检前最后的送行线前,同行的唯一一位女队友和她四岁的女儿道别,女儿哭得撕心裂肺,断断续续的说:“我要妈妈,我想妈妈……”飞机昂头飞向蓝天的那一刻,我心里装着科室为我设宴送行时我说的那句话:“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努力工作,圆满完成援疆任务,因为我代表着中山医,代表着肿瘤医院,代表着结直肠科,代表着一名共产党员。”

  经过八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到达祖国最西边的喀什,医院领导到机场迎接了我们,在进入医院大门后,接机的队长对我们说:“门里面是安全的,门外面就不保证了。”顿时感到自己将会迎来人生中充满挑战的一年半。

  医院对我们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住宿等后勤保障都挺好,使我们很快能进入工作状态。喀什,又称喀什噶尔,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地处欧亚大陆中部,东西方经济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交汇点,由于超过90%人口构成是维吾尔族,所以在交流上存在一定困难。还好,科室有很多维族同事,很多时候,例如门诊,需要他们帮忙翻译。喀什的气候较为干燥,来自南方潮湿气候的我们显得有些不适应,经常晚上干燥而醒,基本每个队员都有流鼻血的症状,有些队员甚至出现脱皮伴白细胞下降,而喀什的沙尘暴和浮尘天气也是出名的:喀什苦不苦,一年三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尽管有各种的客观因素存在,我还是顺利地适应下来,展开了我的援疆之旅。

  我们作为中组部第八批,广东省第七批援疆医疗队,在前几批援疆队员的援疆工作后继续深入进行技术扶贫。对口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南疆地区第一家三甲医院,在广东省对口支援下,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从新疆排名十多位跃居全疆第三,南疆第一。医院经过几年的急速扩张,规模上去了,但“硬件够硬,软件太软”,内涵建设跟不上,亟待我们从内部进行进一步的提高。我所对口的科室是肿瘤外科,隶属医院的肿瘤中心,分两个区,主要是进行乳腺甲状腺以及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手术。在前任援疆专家的帮扶下,肿瘤外科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在深入了解调研后发现,科室在学科建设、技术水平、人才梯队等各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科室两位主任进行沟通后,决定从健全工作制度、营造积极向上科室作风和学风、引入广州先进管理理念等方面入手,将肿瘤规范前沿技术带入实际工作中。定期在科室开展肿瘤规范化治疗系列讲座,组织教学查房带教,并走访临床一线,开展多台腔镜手术等新技术。

  鉴于科室在接收病种方面还是比较广泛,很多医生都需要进行各种类型肿瘤的手术,虽然量大,但不可能做得精,我提出了学科细分的做法,对一定年资的医生确定相对的疾病方向,例如胃癌、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在所接收病人上科室统筹合理安排,使各个疾病有相对集中的治疗小组,也使各主责医生在自己专业上有更好的发展。在科室分组治疗后,医生治疗的专业化程度更高,病人也能得到更专业的诊疗和护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觉得援疆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当地的医疗人才。在援疆的过程中,包括我的援友在内,创造了很多喀什第一、南疆第一甚至是新疆第一的手术和技术,但我们觉得我们援疆医生创造多少例第一都只是由广东医生创造的,真正有意义的是当地医生自己创造出来的第一,我们援疆的目的不是来喀什帮他们做多少台手术,完成多少例病例的处理,我们需要把当地的医疗水平提高,由输血变造血,帮助他们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为当地人民健康服务。由于我本身专业的特殊性,医院很多科室(包括普外科、妇科、胸科、综合科等)的手术都需要我协助。普外三科是以治疗肛肠疾病为主的科室,在对他们科室的帮扶中,根据其科室的特点,我提出两个方面的计划:1. 开展肠道手术快速康复(ERAS),成立快速康复病房;2. 训练腹腔镜手术,掌握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经过不断的理论讲课学习和临床手术操作,该科室已经成功开展多例肠道手术的快速康复,在腹腔镜手术方面,开始是我主刀,他们做助手,后来是他们主刀,我做助手,慢慢地手术技能逐步提高。维族主任曾经笑着对我说:“你在援疆结束前带领我们做100台直肠癌腔镜手术,把我们教会。”经过一年的努力,可以说,在这两个方面已经达到我的期望了。在本科室,我提出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制定授徒计划,针对年轻医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专业发展规划意见,并把先进的医疗理念和工作思路带进科室,使他们的医疗理念不断更新、眼界更加开阔、认识进一步提高。在了解到科室同事学习英文版肿瘤《NCCN指南》难点较多,我专程从广州大本营调来多套本科主译的中文版《NCCN指南》供科室医护人员学习参考,为低年资医生学习肿瘤规范化诊治和肿瘤微创治疗夯实基础。

  在医疗临床工作中,也有很多记忆深刻的回忆。喀什由于地处祖国边疆,其临床特点也与广州截然不同。在肿瘤构成方面,食管癌、宫颈癌、胃癌高发,而胃癌多以近端胃为主,人民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也使到肿瘤病人往往带有结核、肝炎等伴发病,早期肿瘤也较少,往往是肿瘤晚期,引起梗阻等症状才到医院就医。针对病人防癌意识薄弱的特点,我和科室主任一起利用对喀什地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肿瘤质控的机会走访了喀什市、县17个单位及学校,对2600多名群众进行了健康大讲堂、健康知识问答和肿瘤防治知识专题讲座,所到之处,还开展了相关肿瘤的筛查和早诊工作。通过肿瘤健康知识巡回讲座,提高了喀什地区广大群众对肿瘤疾病的正确认识、普及了肿瘤疾病的预防、症状及自我检查等保健知识。在肿瘤质控的过程中,我发现基层医院的肿瘤规范化治疗意识薄弱,很多医院还不能开展常规的肿瘤疾病治疗,我们提出了技术帮扶、双向转诊的建议,并根据卫计委的部署,帮助质控医院建立肿瘤上报制度,掌握喀什地区肿瘤发病情况,为制度卫生政策提供依据。在今年的防癌宣传周上,我们开展了以“癌症防治,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宣传义诊活动。活动以发放抗癌知识手册、现场健康咨询、现场体检等方式,为喀什群众有效宣传抗癌知识。

  喀什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对食管癌、胃癌、肠癌和乳腺癌实行大病医保,基本在院的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病人因为经济原因放弃治疗。遇到过因为需要准备手术输血费用而放弃手术的贲门癌患者。而一名晚期胆囊癌患者,住院期间请假回家,就是为了卖羊筹钱,后来我建议姑息介入治疗。一次妇科的支援手术中,肿瘤和直肠粘连紧密,考虑到有可能术中损伤直肠,我让妇科医生和病人家属交代,有可能需要上万元的器械进行肠道的重建,可妇科医生和我说病人是借了一万多元才过来住院的,幸亏最后没有损伤直肠。“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肿瘤的治疗,和良性疾病不一样,有时候单纯的手术不一定得到最佳的效果,往往需要术前详细的评估和多学科的协作。在临床中,我往往要求医生对疾病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避免作出不必要的手术和浪费金钱。而肿瘤的治疗强调多学科协作(MDT),在上一批援疆专家的帮助下,喀地一院建立了MDT制度,我在工作中更强调其作用,并充分利用友科的协诊,对病人作出最佳的治疗。

  一家医院的实力,除了在临床专科声誉上体现外,科研是重头戏。我被聘选为医院的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在一年的工作期间,多次参与医院科研教学工作。在科研申报上,帮助科室主任成功申报新疆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我们援疆医生集体帮助下,今年喀地一院获得资助的项目从去年的3项猛增到今年的16项,实现大尺度的飞跃。而在科研项目中期评审会,科研项目结题预答辩会,科研发展研讨会等会议上,我都出谋划策,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见解。喀什地区由于是维吾尔族聚居地,临床病例有独特性,在世界上也有唯一性,我指导本科医生可以在维族癌症病人合并结核病行化疗的临床方面作研究。在一年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喀地一院在科研上一步一步地前进!这也是我们援疆医生感到最欣慰的。在教学上,除了在本科进行教学查房讲课外,我也参与了医院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包括晨交班,三级教学查房比赛中担任评委等。因本人为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青年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每年都负责召开青委会学术会议,去年就邀请喀地一院的科室主任到广东佛山和业内同行交流沟通,而今年也协助喀地一院举办“一带一路肿瘤规范化诊治论坛”,并协助科室主任筹备喀什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通过努力,医院肿瘤中心也顺利成立南疆肿瘤中心,奠定了医院肿瘤专科在南疆的龙头地位。

  援疆生活是紧张而繁忙的。在业余,我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和广东省包括教师、技术人员等其他行业援疆干部一起探讨援疆新思路。和广州援疆前方指挥部进行篮球比赛,代表广东前方指挥部参加喀什地区援疆干部人才羽毛球比赛并获得冠军。到喀什电视台录制健康访谈节目。在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到维族同事家作客,感受民族气氛,到乡下贫困农村进行扶贫活动,促进民族团结。

  在喀地一院门诊楼上,“粤喀情深,饮水思源”八个字分外抢眼,浓缩了广东援疆医生的无私奉献和当地百姓对我们的感激之情。“没有广东的帮助,我们医院学科发展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喀地一院院长提起广东援疆医生就赞不绝口。2012年,医院在广东的帮助下率先通过三甲医院评审,成为当时南疆唯一一家三甲医院,但医院的专科在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方面还是严重缺乏。广东援疆指挥部联合省卫计委和省部属高校附属22家医院对口支援喀地一院,形成组团式援疆,支持其重点专科建设。在我的临床实战中,往往需要我们其他队员的强力支持,像和消化内科援友合力完成的双镜联合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和胸科援友共同完成的同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切除术;联合ICU、胸科、肝胆科、麻醉科、消化内科、心内科、血液科共同协作,努力奋战一个多月让80岁高龄的胃癌伴慢性梗阻及胃瘫的病人顺利出院。这些都凝聚了团队队员的心血。记得有一位90多岁高龄的老红军,在接受肠癌手术并顺利出院时特意亲笔写了感谢信,并对我们说:“你们援疆医生顶呱呱!”在本院进行帮扶的同时,我也会到喀什地区下面的医院进行会诊及手术,但更多的是和队员们一起组团到边远山区及贫困地区进行义诊和传授知识。我们广东援疆医疗队还开展了“广东医,南疆行”的活动,所到之处,都收到当地群众和医务人员的欢迎,也扎扎实实地为边疆人民带来健康,在去帕米尔高原义诊的活动中,中央电视台全程采访,录制专题节目。鉴于组团式援疆得到显著的成效,我们的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我和喀地一院院长及院长助理,另外一名援友四人一起代表医院向中组部副部长带队的调查团汇报我们的工作,记得我们的发言稿数易其稿,汇报前一天晚上12点多大家还聚在一起讨论汇报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成绩得到中组部的肯定,为国家十三五计划援疆思路和方向提供参考。中组部发文号召全国19个援疆省市的援疆队伍向广东组团式援疆学习经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医院接待了多批前来学习的兄弟省份援疆参观团和国家卫计委自治区媒体等各个部门的交流采访,树立了广东援疆的品牌。近日,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同志带领副省长、省委秘书长、广州佛山东莞市长等对口后方领导来喀什看望援疆干部,当走到援疆医生面前时,竖起大拇指说:“广东医生好样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我到达新疆后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努力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取做合格党员。在援疆期间,我被推选为广东援疆医疗队的支部副书记,我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援友和医疗队服务,努力实践着援疆前的承诺:做好自己,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在经过半年的考察后,今年初我被正式任命为喀地一院肿瘤外二科主任,并在年度考核中全票优秀通过。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援疆医生,我认为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的知识带到新疆,为新疆的安定团结、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十三五全面脱贫,为我们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奉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援疆再苦再累,也值得。一次援疆一生情,人生能有一段这样难忘的经历,足矣。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