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头颈肿瘤,共探放疗前沿”广州头颈肿瘤放疗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7月19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泛珠江区域放射肿瘤学协作组联合主办的“广州头颈肿瘤放疗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以“聚集头颈肿瘤,共探放疗前沿”为主题,聚集众多放疗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头颈肿瘤放疗最新进展深入交流,为头颈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与方向。
广州头颈肿瘤放疗论坛
大会开幕仪式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韩非主任医师主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卢泰祥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放疗医师分会鼻咽癌学组组长、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仁生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副主委李金高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明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泛珠江区域放疗协作组主席郎锦义教授分别致辞。致辞嘉宾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强调了头颈肿瘤放疗领域加强区域协作、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大会首场学术报告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赵充主任医师、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冯梅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秦远教授共同主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春燕主任医师回顾头颈肿瘤治疗变化,分享增效解毒研究成果。陈春燕教授提出肿瘤治疗研究要有原则,诱导化疗非唯一选择,放疗在增效解毒方面有诸多方法值得探究,靶区勾画也需制定标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学奎教授分享了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论证了新辅助化免治疗在局晚期口颈鳞癌降级手术中的显著疗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吴少雄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伍海军教授和云南省肿瘤医院王晓莉对上述报告进行了点评讨论,提出肿瘤治疗中靶区勾画水平不一致,年轻医生参考指南勾画的靶区尤其是CTV范围较大;术后放疗、化疗方案及手术清扫规范等问题。
会议第二节学术报告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卢冰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秦继勇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迟锋主任技师共同主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韩非主任医师围绕头颈鳞癌多种治疗情况展报告,总结形成靶向免疫联合等八条专家共识。江西省肿瘤医院龚晓昌教授介绍了高低剂量化疗联合免疫进展、免疫联合放疗存争议,但部分研究表明可激活免疫状态,低剂量放疗可改善微环境提高缓解率。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伟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官键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曲颂教授对上述报告进行了点评讨论,《头颈癌靶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从基础到临床,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能为医生指明方向。靶免联合在基础方面为临床推广奠定信心,可提高局晚和复发肿瘤患者中位生存、降低远处转移几率、利于手术微创及功能保存,且安全性较好。放疗和免疫联合或有1+1>2的效果,但剂量和分次是研究难点。
会议第三节学术报告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金风教授和苏胜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广原教授主持。
湖南省肿瘤医院韩亚骞教授介绍头颈部肿瘤多项治疗研究成果及复发转移肿瘤研究情况,并分享ASCO会议体会:PD-1的CPS表达相关方案在局晚期头颈部治疗有突破,复发转移治疗新药有前景,仍在寻找PD - 1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龙国贤教授围绕689研究在头颈部鳞癌治疗展开,介绍研究背景、设计、数据及意义,并探讨MPR、PCR患者后续治疗方案,认为在辅助治疗基础上加新辅助是围手术期最佳模式。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刘志刚教授回顾相关研究,两周期化疗加免疫可获较好PCR率,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多来自化疗。免疫治疗时代,放疗在新辅助放化疗成熟的肿瘤中有不同作用,不同放疗方式效果有差异。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颖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范铭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邓美玲副主任医师对上述报告进行了点评讨论,689研究体会:免疫介入若能提早,可结合手术项目,降低手术范围,促进患者达到局部OS。SBRT新辅助放疗若需补充术后放疗,对剂量范围和正常组织限量可能有影响。缩小手术范围临床研究样本少、经验有限,PFS需继续观察,长期前景待探讨。
大会最后举行了泛珠江区域头颈肿瘤放疗协作组的成立仪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韩非教授详细汇报了协作组的筹备历程,韩非教授指出在精准医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临床试验正深刻影响肿瘤诊疗的关键环节。然而,此前尚无覆盖该领域的专业组织。筹备小组自2024年1月提出构思,2025年1月发倡议书,在韩非、冯梅、龚晓昌、邱素芳、胡广原、韩亚骞、王颖教授等7位专家的联合推动下发起泛珠江区域头颈肿瘤放疗协作组(Pan-Pearl River Area Head and Neck Cancer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简称: PPRA-HNRTOG),历时一年半正式成立协作组,并举行了推杆仪式。会议最后由泛珠江区域放疗协作组主席朗锦义教授总结,他强调协作组需要继承前辈精神,整合资源与共享,注重人才培养与交流,开展科研合作与创新,泛区域内多中心临床试验。
泛珠江区域头颈肿瘤放疗协作组成立仪式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头颈肿瘤放疗领域的专家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更推动了前沿研究成果的共享与临床实践的优化。随着泛珠江区域头颈肿瘤放疗协作组(PPRA-HNRTOG)的正式成立,区域内的科研协作与多中心临床研究将迈入新阶段。未来,在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的时代背景下,协作组将凝聚专家智慧,整合优质资源,探索更高效的放疗策略,助力提升头颈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次盛会不仅是一次学术的碰撞,更是一次创新的起点,为我国头颈肿瘤放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来源:放疗科
文:罗思怡、朱红玉、韩非